民间传说阴历五月十三日是关公磨刀日,有什么故事传说吗?
关公磨刀节——是为纪念关公的忠勇仁义兼且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种民俗,该节历史悠久且富有特色,盛行于湛江麻章区太平镇东岸村,于2012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流观点一般有两种主要的说法:⒈一种说法是关帝诞辰最早官方“专祀”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帝诞,此为明世宗嘉靖皇帝为关公钦定的生日。《关帝志·祀典》称:“明嘉靖年间(1522一1566),定京师祀典,每岁五月十三日遇关帝生辰,用牛一、羊一、猪一、果品五、帛一,遣太常官行礼。
四孟及岁暮,遣官祭,国有大事则告。凡祭,先期题请遣官行礼。” 一本专门记载清末至民国初年南京岁时节令民风民俗的书,《金陵岁时记》记载:“《续通考》汉寿亭侯关公庙五月十三日,遣太常寺官致祭。吾乡是日举行关帝会而以信局中人为盛。盖本(三国演义》之说,薄其忠义也。镖局、汇号及各会馆,平时率奉神像于堂。
”清代道光间苏州文士顾禄所著,记述苏州及附近地区的节令习俗,《清嘉录》中载:“十三日为关帝生日,官为致祭于周太保桥之庙。吴城五方杂处,人烟稠密,贸易之盛,甲于天下,他省商贾,各建关帝祠于城西,为主客公议规条之所,栋宇壮丽,号为会馆。十三日前,已割牲演剧,华灯万盏,拜祷维谨,行市则又家为祭献,鼓声爆响,街巷相闻。
”⒉另一种说法是关公磨刀节祟祯二年(1629)《建关圣常平村祖茔祀田碑记》载:“四月初八日关圣受封之期,六月二十二日为诞辰,九月十三日为忌日,五月十三日为赛会”。关羽生日,史书上没有确切的记载,因而传说不一。元朝将仕郎普颜花所撰(关王庙碑》,称关公六月二十三日生。冯少渠《关公祖系记》载:“侯以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
”解州常平里墓碑则称关帝诞生于延禧庚子六月二十二日,其子关平生于光和戊午五月十三日。现今以六月二十四日为其诞辰,而将五月十三称为“关公磨刀日”。《四川绵阳地区·德阳县新志》:“五月十三日为‘磨刀会’,俗谓关圣磨刀之辰,前后数日必有雨,以为验。各市村有庙像处,莫不演戏礼敬焉”。《河南省周口地区·淮阳乡村风土记》:“五月十三日,关帝庙会赛祭。
农村俗语“不怕五月十三漫,就怕五月十三断”,是什么意思?
农村俗语“不怕五月十三漫,就怕五月十三断”,是什么意思?可能是地方不同,所以各地的说法不同。在农夫老家这边的说法是“大旱不过五月十三”。意思也和这句话相差不多,说的是在农历五月十三这天前后下再大的雨也没关系,就担心这一天不下雨。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过去,古人们根据多年的经验统计发现,五月份一般雨水很少,很容易出现干旱天气。
可是,不管怎么干旱等到了农历五月十三前后,一般都会下雨。这句话之所以传播这么广,在全国多个地方的农民朋友们都是深信不疑,那是因为其确实比较准确。五月十三是什么日子!农历五月十三这天是个很特别的日子哦,在民间有的地方称这一天是下雨节,有的地方也说这一天是关老爷磨刀日,还有的地方说农历五月十三是城隍爷、伏羲诞辰的日子。
其实最被人所熟知的应该是关公磨刀的日子了。那为什么五月十三一般都会下雨?自古以来,老百姓都认为这一天下雨是非常吉利的。如果不下雨的话,那很可能这一年会出现大旱的天气。民间传说,之所以这一天会下雨,那是因为关公要磨刀,需要用雨水来磨刀。当然了,这是神话传说,不足为信。其实,五月十三下雨还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在5月中旬是夏季的汛期,加之南方的气候普遍比较的燥热,在这段时间会遇到北方而来的湿气,因而也就会形成降雨天气。
农村俗语“农历五月不剃头”,这真的可信吗?其中有什么道理?
农历五月不剃头,在农村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是“正五九剃头要死舅”。另一种说话是针对小孩子:五月份是五毒月,阴盛阳衰,邪魔妖气容易缠身,头发旺盛火气旺,不剃头方能避邪气。当然这些都是迷信,不足为信。最附合常理的一种说法是:小孩五月不剃头是因为五月天气炎热,蚊虫猖獗,细菌盛行的季节,剃头后,头皮搽伤后容易受蚊虫叮咬,细菌感染而讹传!其实过去传下来的很多古语并没有多少科学道理,很多地方风俗谚语,在如今看来相当荒缪,现在网络发达,有不懂的拿到平台上相互讨论,共同进步,不失为一种正能量的体现!。
文章TAG:五月 阴历 农历 阴历五月有什么禁忌 农历五月的雅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