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在过年之前,春回大地,气温升高较快,冬天寒冷的时间短,埋在土里的草籽和虫卵都没有被冻死,立春过后,天气一温暖以后,野草就会过早的生长,那么田地里野草就是一片绿色。如果清明节在农历的3月份,那么立春就在春节以后,那么就说明冬天的时间比较长,埋在土里的草子和虫卵被冻死,到了春天以后,野草才会慢慢地生长,所以看去田地里,看不到野草的绿色,所以3月清明草不生,就是这么得来的。
为什么农村人讲究“三月清明莫上前,二月清明莫落后”?
时间过得飞快,感觉刚过完春节还没多久,一转眼就又到了清明时节。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我们祭祀和扫墓的日子,也是对农作物种植很有指导意义的节气。我们在上学时,就学过很多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其实在农村关于清明节的俗语和讲究也很多,比如“三月清明莫落后,二月清明莫上前”(题中所说的三月清明莫上前,二月清明莫落后,其实并没有这个说法,可能是题主记错俗语的顺序了),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三月清明莫落后,二月清明莫上前”,一种含义是关于农业种植,另一种含义是关于祭祀和扫墓。
首先来说这句俗语关于农业种植的含义。清明节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或5日,要知道我国有两种计算时间的历法,分别为公历和农历,农民一般按照农历来进行农事安排,所以这句俗语中的二月、三月分别指的是农历的二月和三月。三月清明莫落后,二月清明莫上前的意思是如果清明节在农历的三月,那么种庄稼时就不要被落下,要早一点种植,如果清明节是在农历的二月,那么就不要着急插秧播种,因为在清明节时很容易出现倒春寒,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
今年的清明节是农历的三月初一,也就是三月清明莫落后,在清明节前就可以播种插秧。相信很多地区在昨天已经发布了寒潮预警,寒潮来袭时往往会伴随着降雨,老话说的好,一场春雨一场暖,下雨后天气会越来越暖和,所以在此次寒潮过后,天气温度会缓缓上升,到了清明节时天气已经很暖和了,所以在清明节前就可以进行耕种插秧。相反如果清明节刚好在农历的二月,虽然已经过完年有一段时间,但是气温还是很不稳定,随时都会出现强降温天气,比如去年的清明节是农历的二月二十,刚好在清明节时全国爆发大面积强降温。
因为农村中关于节气的俗语都是老一辈的人们根据多年的生活和劳作经验总结出来的,对我们现在的农事安排也照样有指导意义。下面就来说一下这句俗语对祭祀和扫墓有什么说法。如果清明节在农历的三月,那么在扫墓祭祀时就要早一点,千万不能在清明节后扫墓祭祀,相反如果清明节在农历的二月,便可以在清明节后扫墓祭祀,而不能早于清明节,当然不管是清明节在二月还是三月,在清明节当天都是可以去扫墓祭祀的。
文章TAG:气候带 清明 海口 二月 海南 为什么清明是二月天呢 海南海口是什么气候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