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除夕)必须做的几件事:①、除夕的早饭,每人吃一个馄饨,寓意着全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在一起。(最近两年,我们那也不让放鞭炮了,所以除夕夜也比较安静)发祝福短信现在手机越来越方便,除夕早上那天开始,就会有新年祝福信息发送过来。

大年三十晚上除了春晚,你们还干什么?

大年三十晚上除了春晚,你们还干什么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也是我们团圆的日子。虽然都是过春节,但是每个地方的习俗却又不一样,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也是一样,有早有晚。我们家基本上会在天黑的时候开始吃年夜饭,但是吃年夜饭之前还要有其他的准备。贴春联好多年以前,过年裁春联的活就落在我的头上了。买回来的对联是整张的,需要裁开,然后我再配合我小叔把春联贴上。

现在逐渐大了以后,贴春联这件事情基本上就是我和我哥俩人贴了。光贴春联就需要花费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因为农村的好处房子大一些,还有前后大门,有些高的地方也不好贴。年夜饭年夜饭就是吃吃喝喝,说说话,基本上会花费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看春晚基本上吃完年夜饭春晚也就开始了,看春晚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过最近这些年,不知道是春晚的水平下降了,还是自己的审美要求高了,总是觉得春晚不是很好看了。

所以,有时候没看完也就去玩手机了。(最近两年,我们那也不让放鞭炮了,所以除夕夜也比较安静)发祝福短信现在手机越来越方便,除夕早上那天开始,就会有新年祝福信息发送过来。有各种同学发来的,也有亲戚发来的,还有在外的朋友发来的。白天没时间回复的消息,晚上也要一条条回复。抢五福红包支付宝这几年的集五福抢红包已经成为了很多国人过年不可或缺的环节,等着到时候看看自己抢到了多少红包,微信群里互相问一问,朋友圈里晒一晒。

你知道腊月三十(除夕)风俗习惯必做的几件事都是啥?

你知道腊月三十(除夕)风俗习惯必做的几件事都是啥

关中大地年事风俗习惯一瞥~~~~~~~~~~~~~~~~~历史上任何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都有他的许多历史渊源。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关中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与厚重,这里曾经是十三代帝王朝建都的地方。而且那些在中华历史上具有特别重大政治影响的朝代都在关中,关中民间的许多传统文化传统习俗都和历朝历代的都城宫廷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纽带关糸。

关中文化、关中习俗夲是华夏的主流文化。腊月三十(除夕)必须做的几件事:①、除夕的早饭,每人吃一个馄饨,寓意着全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在一起。馄饨是年前蒸的,和馍馍一样大,里面包的是青油(青油和面粉调合在一起,成散状)。②、上午“屋里人”忙着做年上吃的饭菜,有招待人的,有初一早晨自家人吃的饭。初一讲究吃“钱串子”,“钱串子”就是捏的“扁食”和细面混合下在一起,寓意富贵不缺钱。

③、“外前人”上午把屋子里从后院至前院的卫生好好弄一遍。把先人的“影轴”舒展到厅堂正中央,各位列宗列祖的牌位子按辈份恭恭敬敬的摆放到供桌上,把香炉、香筒、腊台按左右各一摆放好。④、在门前大路口烧纸,以告慰逝去的先人要过年了。过去处于防止头匪进城,所以冬季东西城门一般情况下不准开,人们也就不到墓地上坟,时间久了,就成了一种习惯,尽管解放后虽没头匪,但人们还是沿袭过去先人遗传下来的习惯。

⑤、下午在大门外点燃鞭炮,是一种惊天地、动鬼神、图吉利、避邪气的意思。一切就绪后,“外前人”就敲起了大鼓,奏响了年的到来,敲出了年味。⑥、夜幕降下以后,供桌上的两个腊台点燃,让光亮照满厅堂屋子,供桌前面的地上铺着垫孑,晚辈们面向正前方,跪在铺垫物上,给长辈磕头。综上所述,这些都是过去达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儿时的我跟着父亲一年一年地就这么过来的。


文章TAG:节要  除夕  春节  干什么  除夕节要干什么  为什么要过春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