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时期,农历六月六是法定的洗象日。在农村农历的六月初六是个很重要的日子,今天我就讲讲六月六在我这边是一个什么讲究,和大家交流学习一下,另有一说是六月六以前的羊肉不好吃,羊膻气太重,六月初六开始羊肉好吃了,即定为“六月六,吃羊肉”,即到了六月初六这一天都要买羊肉吃。

1、农历六月初六具体是什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农历六月初六具体是什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六月六,看谷绣。这是中原一带的农谚,如果地里未种夏收农作物(麦子,油菜等),便可种置春谷(春天播种的谷子),到了阴历六月初六,就可以看到地里谷苗可以吐穗了,当农民看到地里的谷苗吐穗时就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心情格外兴奋!总想庆祝庆祝!便把这一天定为一个欢乐节日,也没有另外起节日的名字,俗称“六月六”。到了六月六,家家要改善生活,做些好吃的,全家欢庆那即将到来的秋收!吃什么呢?还有一个谚语:六月六,吃羊肉,

即到了六月初六这一天都要买羊肉吃。越到天热的日子越容易受凉,人们怕热,伏天爱吃冷食凉菜,受凉后胃难受,吃些羊肉暖暖胃很有必要,所以人们便将六月初六定为一个吃羊肉的节日,另有一说是六月六以前的羊肉不好吃,羊膻气太重,六月初六开始羊肉好吃了,即定为“六月六,吃羊肉”。记得小时候,由于生活条件差,不过节是不会吃白面和肉的,平时吃都吃不饱,以致天天盼过节,过节吃好饭!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也没有整天盼过节吃好的了,

2、今天六月初六,俗语“六月六日雨,四十五天暴”,今年会闹旱吗?

今天六月初六,俗语“六月六日雨,四十五天暴”,今年会闹旱吗

过去农村有句俗语:六月初六,家家门前洒红绿,还有就是猫狗啰啰洗把澡,这里指的是农村人把孩子比喻小猫小狗是好抚养没病没灾,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茁壮成长,六月初六这天孩子一定要洗澡洗头。过去农村人六月初六,这要是大晴天,家家户户门前多用一扇长木梯俩边放二张长板登,把木梯放在长登上,搭好架之后木梯上就会洒被面冬天穿的衣服全部拿出来洒伏,条件好的人家门前洒伏的衣裳就多也全是新的,而条件差的人家门口洒的衣裳被子就是旧的,

生产队队长这一天还比较开恩,家庭妇女下午出工的时候可以晚一个小时到田间劳动。我家那时有几条好看的绸缎被面,一条是我家大阿姨的女儿也是我的表姐是做知青下放到盐城买的带回家送给我家的是草绿色的,还有一条是母亲五十岁大阿姨送了一条大红绸缎被面还放了一个寿字,这是我认为这是世上最好看的绸缎被面,虽然过去巳经有四十六年可今天回忆起大阿姨来为母亲过五十岁生日那种浓浓的姐妹情深,仿佛就是还是在昨天,

3、胶东农村素有农历六月初六嫁出去的姑娘割一刀肉孝顺父母的习俗,你知道有什么讲究吗?

胶东农村素有农历六月初六嫁出去的姑娘割一刀肉孝顺父母的习俗,你知道有什么讲究吗

俗话说,“六月六看谷秀,掰开包子一包肉。”今天老婆放假,在家里包了包子,假惺惺地说,今天过节了,中午回家吃饭吧,单位十一点半开饭,我将近十二点回家。回家后包子还在锅里蒸着,等到快半点掀开锅,一咬一口,没见一肚子肉,却让排骨硌了牙,六月六中午吃包子,这是我们胶东的节俗,出嫁的闺女要提着一刀肉,还要拐着装满包子的篓子回娘家,当然女婿也是要跟着来的,特别是新女婿,那是不可缺少的。

那么,这六月六,出嫁的姑娘回娘家风俗,来源于什么时期呢?话说晋文公(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重耳)有一个好朋友叫赵衰,有一个舅舅叫狐偃,两人都是扶持重耳当上皇帝的重臣,但是两人行事风格不一样,赵衰谦让有德,不卑不亢,而狐偃骄傲自大,比较狂妄,虽然两家结为儿女亲家,但赵衰最终被狐偃气死。有一年晋国遭灾,狐偃外出放粮,这一年的六月初六日正好是狐偃的六十六大寿,说好放粮结束回家过寿,

女婿决定乘狐偃祝寿之机,刺杀丈人,以报父仇。但是女儿得知此事,赶回娘家报了信,狐偃放粮归来,看到了民间疾苦,后悔未听亲家忠告,痛恨自己作错事情,这天,女婿提着一刀猪肉前来祝寿,决心向岳父受一刀之苦,可是狐偃早有准备,这天请了一台大戏,见女婿女儿前来,狐偃就站到戏台上,当众向女婿承认错误,诉说自己的错误导致民间疾苦,让女婿代替赵衰接受他的赔罪大礼。


文章TAG:初六  六月  农历  农历六月初六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