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和阳历相比阴历更科学,原因如下。从阳历阴历看,阳历作用大于阴历,农历里有阴历内容,但更多的是阳历内容,阴历就是阴历,单纯许多,是不包含阳历的,这一点,有些人总弄不明白,阴历是区别于阳历而言的,农历就是既包含了阳历又包含了阴历的一种混合历法。

1、阴历和阳历哪个更科学?

阴历和阳历哪个更科学

阴历和阳历相比阴历更科学,原因如下:第一,阴历历史悠久。中国的阴历也叫农历和夏历,产生于夏朝至今有近七千年历史,且历朝历代运用。第二,阴历极具科学性,汉民族祖先根据月亮绕地球转被地球遮或露的圆缺变化一个周期为一个月,周期长29天或30天,这是月球运转的客观规律。阴历又把春夏秋冬的一个轮回定为一年,一年实际是地球带着月球绕太阳运行一周。

古人发现按阴历一月三十天或二十九天计算一年后季节并没到达春天,于是过两年后加个“闰月”例如今年闰四月有两个三十天,这样就补足了三年共少了的三十天,阴历叫“三年两不闰”,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阴历的科学性,第三,阴历实用性强。中国阴历根据四季气候变化制定的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有正确且极高的指导性,例如“芒种忙忙栽,夏至谷怀胎”,意思是阴历节气中的“芒种”前后必须栽秧完毕,否则到了”夏至”谷已抽穗了再栽秧会无收。

2、农历和阴历有什么区别?

农历与阴历是有区别的,农历与阴历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阴历是区别于阳历而言的,农历就是既包含了阳历又包含了阴历的一种混合历法,农历里有阴历内容,但更多的是阳历内容,阴历就是阴历,单纯许多,是不包含阳历的,这一点,有些人总弄不明白。阴历就太阴历,太阴指月亮,即是以月亮运行规律而制是的一种历法,阴历是以朔望月为基本单位的,重在月,在体现月亮的运行特点,依据月亮运行规律而定朔望,朔就是月初一,望就是月中月圆之十五。

阴历体现月亮运行规律,使人知道月亮朔望圆缺盈亏过程特点,月亮朔望一次用时为29天又12时44分,因日要计整不可计余,所以阴历设定大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廿九天,如一年定十二月,会有可能有7个大月,一年不是354天就是355天,闰月就有十三个月,会有384天。阴历只体现了月亮的运行规律特点,是体现不了寒暑冷热四季变化的,

阳历就是太阳历,以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制定的一种历法。阳历重在年,体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寒暑冷热变化,我国农历中使用的二十四节气,就是依据观测太阳的这一运行规律特点而设立制定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见证春夏秋冬交替和寒暑冷热变化,与阴历无关,由于太阳一个回归年用时需要365天又约四分一天,所以平年阳历365天,闰年则366天,4年一闰,一年分12个月,月大31天,月小3O天,后经儒略等人改造,变成了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2月有特例。

因阳历阴历同为12个月一年,年日差有11天之多,想要阴阳历混合同用,就要有迁就,于是阴历就采用闰月法,并形成19年7闰定例,使阴阳历年日差持平,即阴历19年加7个闰月后天数基本与阳历19年日天数相等,差也仅一天,从阳历阴历看,阳历作用大于阴历。我国古时是阴阳并重的,又习惯了阴历有错觉,以为阴历重于阳历,更以为阴历就是农历,这都是对阴阳历法没有足够认知所致,

其实阴历仅体现了月亮朔望盈亏而已,要反映四季交替,冷热寒暑变化就要看阳历。二十四节气制定就以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定的,安排农事,就要看节气着阳历为准,所以有农历说法,实际农历就是一种阴阳合历,有人认为阴历就是农历,是不准确的,农历里有阴历,但体现更多的是阳历,阴历只是农历是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农历更多的反映了阳历持点。


文章TAG:阳历  阴历  阴历和阳历哪个不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