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时辰

24小时 分为 12个时辰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3点-1点 是子时......

什么是时辰

2,时辰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

词语名称:时辰词语读音:时(shí)辰(chén)词典解释:①旧用作计时单位。一昼夜分作十二时辰,一时辰合今两小时,用十二地支记名。半夜11时至凌晨1时称子时,1时至3时称丑时,依次类推。②泛指时间:赶上好时辰。

时辰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

3,什么是时辰

时辰:古人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为代号,方便熟记。中国用地支计时法,叫做十二时辰(大时),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二十四(小时)。中国把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每时辰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什么是时辰

4,时辰是什么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时辰是时间,凌晨1点45分是丑时。

5,请问古代的时辰是什么意思

时辰,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1.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昼短夜长,差了三个时辰了。”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2.泛指时刻或时间。 金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没一个时辰儿不挂念,没一个夜儿不梦见。”《西游记》第四九回:“这等干,只是忒费事,耽搁了时辰了。”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三章:“这就叫:不是不报,时辰不到。”
就是时间,一时辰就是两小时。
一时辰俩小时
计时的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小时,不多1时辰=2小时
时间单位,半个时辰为一个小时辰,简称小时,跟今天的小时是一样的。每天23点到第二天1点为子时,一天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6,什麽是时辰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百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度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专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可见“属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就跟我们现在的小时差不多 ,不过1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小时而已。
现代的每二个小时是古代的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换算成现代的钟点e69da5e6ba90e79fa5e9819331333231393639:子时: 23点 --凌晨1 点前 丑时: 1 点 --凌晨3 点前 寅时: 3 点 --凌晨5 点前 卯时: 5 点 --凌晨7 点前 辰时: 7 点 --上午9 点前 巳时: 9 点 --上午11点前 午时: 11点 --上午13点前 未时: 13点 --上午15点前 申时: 15点 --上午17点前 酉时: 17点 --上午19点前 戌时: 19点 --晚上21点前 亥时: 21点 --晚上23点前 古人将一日等分为十二时辰, 即:夜半者子也, 鸡鸣者丑也, 平旦者寅也, 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 隅中者巳也, 日中者午也, 日佚者未也,哺时者申也, 日入者酉也, 黄昏者戌也, 人定者亥也.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 时辰 ,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时辰用 地支 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 时辰 子时 二十三点到一点 丑时 一点到三点 寅时 三点到五点 卯时 五点到七点 辰时 七点到九点 巳时 九点到十一点 午时 十一点到十三点 未时 十三点到十五点 申时 十五点到十七点 酉时 十七点到十九点 戌时 十九点到二十一点 亥时 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
申时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前半夜11时至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231393663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现代的每二个小时是古代的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换算成现代的钟点: 子时: 23点 --凌晨1 点前 丑时: 1 点 --凌晨3 点前 寅时: 3 点 --凌晨5 点前 卯时: 5 点 --凌晨7 点前 辰时: 7 点 --上午9 点前 巳时: 9 点 --上午11点前 午时: 11点 --上午13点前 未时: 13点 --上午15点前 申时: 15点 --上午17点前 酉时: 17点 --上午19点前 戌时: 19点 --晚上21点前 亥时: 21点 --晚上23点前 古人将一日等分为十二时辰, 即: 夜半者子也, 鸡鸣者丑也, 平旦者寅也, 日出者卯也, 食时者辰也, 隅中者巳也, 日中者午也, 日佚者未也, 哺时者申也, 日入者酉也, 黄昏者戌也, 人定者亥也. 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 时辰 ,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时辰用 地支 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 时辰 子时 二十三点到一点 丑时 一点到三点 寅时 三点到五点 卯时 五点到七点 辰时 七点到九点 巳时 九点到十一点 午时 十一点到十三点 未时 十三点到十五点 申时 十五点到十七点 酉时 十七点到十九点 戌时 十九点到二十一点 亥时 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 「时辰」就是以「天干、地支」组合的一种中国古代计时单位。 中国古代并不像现代有 24 小时制这种刻度比较精细的计时单位,而且用天干地支的组合其实有另一层易经文字学里内涵的意义,例如:午属火,正好在日正当中的正午时分(上午 11 点到下午 1 点之间)或卯属木,正好是太阳正从东方升起之时,就像草木正要欣欣向荣的成长(上午 5 点到上午 7 点之间) 所以,时辰也是蕴藏古代人的智慧的喔! 以下是各时辰对应的现代时间,供您参考: 子时:23 点到隔日 1 点 丑时:1 点到 3 点间 寅时:3 点到 5 点间 卯时:5 点到 7 点间 辰时:7 点到 9 点间 巳时:9 点到 11 点间 午时:11 点到 13 点间 未时:13 点到 15 点间 申时:15 点到 17 点间 酉时:17 点到 19 点间 戌时:19 点到 21 点间 亥时:21 点到 23 点间 2小时为一个时辰
什么是时辰 「时辰」就是以「天干、地支」组合的一种中国古代计时单位百。 中国古代并不像现代有 24 小时制这种刻度比较精细的计时单位,而且用天干地支的组合其实有另一层易经文字学度里内涵的意义,例如:午属火,正好在日正当中的正午时分(上午 11 点到下午 1 点之间)或卯属木,正好是太阳正从东方升起之时,就像草木正要欣欣向荣的成长(上午 5 点到上午 7 点之间) 所以,时辰也是蕴藏古代人的智慧的喔!以下是各时辰对应的现代回时间,供您参考: 子时:23 点到答隔日 1 点 丑时:1 点到 3 点间 寅时:3 点到 5 点间 卯时:5 点到 7 点间 辰时:7 点到 9 点间 巳时:9 点到 11 点间 午时:11 点到 13 点间 未时:13 点到 15 点间 申时:15 点到 17 点间 酉时:17 点到 19 点间 戌时:19 点到 21 点间 亥时:21 点到 23 点间

文章TAG:时辰  什么  是时  时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