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宫淳的提名和力荐下,东条英机1935年9月出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正是在这个位置上,东条向陆军中央的权力中心发起了冲击。关东军宪兵队原来只有几百人,在东条的大力扩充下,成为让东北百姓谈虎色变的罪恶机构,而东条英机以残酷手段镇压东北抗日运动,加强了日本陆军对东北的控制,自然得到了“上峰”的赏识,从此在陆军省和内阁都挂了号。

1936年2月“二二六兵变”爆发,在关东军高层还没有表态的情况下,身为统制派的东条英机,就致电军部要求镇压。这有点政治赌博的意思,因为谁也不知道“皇道派”基层官兵发动的兵变会怎么收场,不过东条英机的这一宝押对了,在裕仁强硬的态度下,“二二六兵变”最后被陆军镇压,涉事17名军官被枪决,而陆军高层的“皇道派”将领们遭到大面积整肃,统制派掌控了陆军的大权。

东条英机据此得到封赏,擢升为关东军副参谋长,不久晋升中将衔。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关东军以两个独混旅团组成“蒙疆兵团”协助华北日军作战,东条英机以副参谋长的身份兼任该部指挥官,由于这一时期独混旅团其实是加强旅团的性质,所以其实际兵权等于一个常设师团的师团长。“蒙疆兵团”在察哈尔击败了宋哲元的大将刘汝明所部,又长驱直入山西北部给板垣第5师团助战,所以东条英机又混到了所谓的“军功”,完成了爬向陆军中央的原始积累。

(日本电影里的东条)众所周知,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日本的陆相是那个叫嚣“三个月解决中国事变”的杉山元,然而战争持续了快一年也没有结果,因此1938年5月傻瓜元被踢下了陆相的位置,第5师团长板垣征四郎直接被提拔为陆相。板垣综合考虑再三,最终提名东条英机担任陆军省次官,这对于东条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意味着他终于混进了陆军最高层。

这一时期的日本侵华政策是比较摇摆的,内阁经历了近卫文麿、平沼骐一郎、阿部信行、米内光政等好几任首相,大抵时间是从1938年到1940年7月,其中陆相板垣支持“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的对华政策,而强硬派东条英机总是表达不满,四处大放厥词,宣称日本不仅要“对中苏两国同时作战,同时也准备同英、美、法开战”,引发朝野震动,最终被调任陆军航空总监。

航空总监尽管权力不是很大,却是陆军三巨头(陆相、参谋总长、航空总监)之一,也就是说,尽管东条英机被赶出了陆军省,但实际上级别却不降反升,只是蛰伏起来等待机会而已。果然,由于汪伪政府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板垣的对华政策宣布破产,也被踢出陆军中央,就任新组建的“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1940年7月,海军大将出身的首相米内,也因为反对跟德意结盟,被迫辞职。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东条英机  安倍  星座  老人  这位  东条英机是什么星座  这位日本老人敢说安倍就是东条英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