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东坡的诗描写化妆的诗

苏东坡《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东坡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应该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出处】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东坡的诗描写化妆的诗

2,含有媚妆两个字的诗句有哪些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释义:1.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lí huā dài yǔ zhēng jiāo yàn ,sháo yào lóng yān chěng mèi zhuāng ):这是《封神演义》里纣王在女娲庙里题的诗。《媚妆》是在晋江文学城连载的爱情小说,作者是逝水歆。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这是《封神演义》里纣王在女娲庙里题的诗。 浪蝶恋花齐斗艳,媚妆人狐夜未央。希望能帮到你,请采纳正确答案,点击【采纳答案】,谢谢 ^_^

含有媚妆两个字的诗句有哪些

3,描写化妆的诗词

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rú ,双双金鹧鸪。 点绛唇?春怨 一枝迎春,送走寒冬万里云。 一片丹心,为谁苦追寻? 问声郎君:谁是梦中人? 点绛唇,垂下云鬓,着我绿罗裙点绛唇?西窗剪烛图 字字伤心,笔下处处留泪痕。 句句销魂,容颜尽愁损。 一语未尽,窗外西风紧。 是可忍,孰不可忍?叹红尘滚滚汉乐府《陌上桑》中: 头上倭堕髻,耳中月明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铗jiá 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嗫niè 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 纤纤做细步,精妙世无双。 杜甫《新婚别》中: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杜甫《丽人行》中: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cù 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阏叶垂鬓唇。
1、《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2、《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3、《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唐·温庭筠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4、《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唐·温庭筠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5、《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唐·温庭筠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描写化妆的诗词

4,含有挽字的诗句

《正乐府十篇?农父谣》---如何江淮粟,挽漕输咸京。黄河水如电,一半沈与倾。《感怀》孟郊---太行险阻高,挽粟输连营。奈何操弧者,不使枭巢倾。
春闺思王涯愁见游空百尺丝,春风挽断更伤离。闲花落尽青苔地,尽日无人谁得知。《庄陵挽歌词三首》张籍 白日已昭昭,干戈亦渐消。迎师亲出道,从谏早临朝。佞幸威权薄,忠良宠锡饶。丘陵今一变,无复白云谣。观风欲巡洛,习战亦开池。始改三年政,旋闻七月期。陵分内外使,官具吉凶仪。渭北新园路,箫笳远更悲。晓日龙车动,秋风阊阖开。行帷六宫出,执绋万方来。惨惨郊原暮,迟迟挽唱哀。空山烟雨夕,新陌绕陵台。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张籍 选得闲坊住,秋来草树肥。风前卷筒簟,雨里脱荷衣。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药归。非因入朝省,过此出门稀。有地唯栽竹,无池亦养鹅。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古镜铭文浅,神方谜语多。居贫闲自乐,豪客莫相过。闲来松菊地,未省有埃尘。直去多将药,朝回不访人。见僧收酒器,迎客换纱巾。更恐登清要,难成自在身。自知清静好,不要问时豪。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山晴因月甚,诗语入秋高。身外无馀事,唯应笔砚劳。闲堂新扫洒,称是早秋天。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莎台乘晚上,竹院就凉眠。终日无忙事,还应似得仙。醉倚斑藤杖,闲眠瘿木床。案头行气诀,炉里降真香。尚俭经营少,居闲意思长。秋茶莫夜饮,新自作松浆。每忆旧山居,新教上墨图。晚花回地种,好酒问人沽。夜后开朝簿,申前发省符。为郎凡几岁,已见白髭须。菊地才通履,茶房不垒阶。凭医看蜀药,寄信觅吴鞋。尽得仙家法,多随道客斋。本无荣辱意,不是学安排。林下无拘束,闲行放性灵。好时开药灶,高处置琴亭。更撰居山记,唯寻相鹤经。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客散高斋晚,东园景象偏。晴明犹有蝶,凉冷渐无蝉。藤折霜来子,蜗行雨后涎。新诗才上卷,已得满城传。《老将》张籍 鬓衰头似雪,行步急如风。不怕骑生马,犹能挽硬弓。兵书封锦字,手诏满香筒。今日身憔悴,犹夸定远功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哪首诗当中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自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原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赏析这是一首咏物,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此《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咏柳 / 柳枝词_作者: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吧
《咏柳》 【年代】盛唐 【作者】贺知章【体裁】七言绝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赞美了什么

柳是诗家的爱物,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杨柳激发着历代诗人的灵感和想象,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句,贺知章的《咏柳》就是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一首。诗人用巧妙的比喻咏柳,用奇特想象的寄意,使这首小诗既具单纯咏物之美,又得寄意深曲之妙。 单纯咏物的好诗,除了要准确描摹出景物的外部特征,还要刻画出景物独有的神韵。这首诗咏早春二月的垂柳,就可谓“形神兼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 “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 不难看出,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而且,“妆成”、“垂下”、“裁出”三个动词的运用,又赋予静止的垂柳以生机无限的动感,就像是一个体态婀娜的美少女,身著随风飘摆的绿罗裙,正款款向你走来……咏物如斯,深得“形具神出”“赋物之妙”矣! 然而,这首诗难道仅仅是一首单纯咏物的诗吗?诗人要表达的难道也只是对垂柳春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吗?我认为,绝不会这么简单!一个“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的旷傲放诞狂士,是绝不会写无关人生痛痒、粉饰社会太平的诗作的。这首诗前后格格不入的氛围变化,一定是诗人独特心绪体悟的反映。 诗歌前两句展现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美好而温暖的画面,但春寒料峭,如剪刀的二月春风却给人以残酷无情的冰冷之感。蓬勃欢乐与凌厉冷峭如此不谐调,正是诗人苦心经营以寄深意的结果。众所周知,一世平稳、善始善终的诗人没几个,狂傲放诞而又风光无限的就更少了。但贺知章却在由狂放到求仙的人生道路上走了整整86个年头,请为道士,归里舍宅为道观之时,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这是何等的风光!在倾轧不断的官场,在蜚短流长的文坛,方方面面的惊涛骇浪,如履薄冰的日日夜夜,他是怎样求全平衡、游刃有余的呢? 因为,诗人就是诗中的垂柳!人世的种种逼仄和凌迫就像是“二月春风”的“剪刀”,忍受剪裁细叶般的碎割细切的痛苦,才能做到八面玲珑;枝叶低垂、迎风飘荡,是抵御风雨雷电的最好姿态,看似柔弱无力,毫无立场,实际正是诗人与世无争、以柔克刚的智慧选择;碧玉“妆”成,是为了在万绿从中不显突兀,达到“藏水于海”的隐身效果,诗人佯装求仙遁世的放诞狷狂不正是当时许多文人名士的行径吗?“佯装”之下,政敌放心了——谁会和他去竞争得道成仙呢?友朋开心了——放诞不经还真可爱! “忍”、“柔”、“佯”这三字箴言,正是诗人深谙的处世之道,他独出机杼,用“二月春风”这把奇利无比的“剪刀”,“裁出”了自己人生经历体悟的总结,“剪开”了古代文人处境尴尬酸辛的真相。形似咏物,实则咏怀。
【出处】《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修辞手法】前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翠绿的柳叶比作【碧玉】 ,把柳树枝比作 【丝带】。后两句用设问的形式,把对柳树的赞美,提升到对【春天】 的赞美。【解读】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7,为谁浸染青瓷妆是谁的诗句

歌词: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编辑本段]一、歌词解释 填词人方文山对歌词的解释 首先跟亲爱的网友们分享此次填写杰伦新专辑里这首“青花瓷”的创作过程。前一阵子我认识了几个鉴赏古董艺术的朋友,在与他们时而青铜、时而宋瓷、时而明清家具等横跨千年谈古论今的聊天中,触发我想用那些传世的中华艺术品来当歌名的动机。当时第一个想到的是青铜器,原本是要以殷商时期开始铸造的青铜器来做为歌名,以青铜的厚实来象征爱情的坚贞;以千年斑驳的铜锈来比喻世事的沧桑;以器皿上难解的铭文来阐述誓言的神秘。但刚开始落笔时却发现杰伦这首“青花瓷”的曲调温柔委婉、淡雅脱俗,以至於我脑海中浮现的全是烟雨江南的画面。又因当时的青铜器也同时制作成杀敌的兵器,这显得“青铜器”这三个字太过厚重笨拙,充满厮杀的硝烟味,于是尚在构思中的歌词尚未落笔便已放弃。 后来我再选定宋朝时曾盛极一时的汝窑瓷,主要是因为它的珍稀度。因为战乱的关系,与釉料配方与烧制过程的窑变等因素,全世界现传世的汝窑珍品竟只有70余件,堪称国之重宝,弥足珍贵。但问题又来了,因为纯正上品的汝窑,只有一种颜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没有任何花俏的纹饰,而且造型简单素雅,在我看来犹如现今极简主义大师的作品,虽有一种朴素的内涵,与经久耐看的质感,但总觉得不足以形容诡谲多变,爱恨兼具的爱情。虽然最后还是没有用汝窑当歌词名,但我在收集写作资料的过程中,却因为一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词句,触发我灵感而写下副歌的第一句“天青色等烟雨”。此话据传语出宋徽宗,因当时的汝窑专供宋皇室使用,而窑官将汝窑瓷烧制完成后,请示宋徽宗为其色定名时,徽宗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此句另有一说为五代后周柴世宗所说)但后来我还是放弃用汝窑当歌名,除了因为它的特性不适用於缠绵悱恻的爱情外,汝窑的名字也稍嫌不够凄美。几经转折,最终歌名才确定用初烧於唐代至今已绵延一千多年为中国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外销艺术品—“青花瓷”。当初当我确定了“天青色等烟雨”的歌词后,没多久就又顺手写下副歌第二句“而我在等你”,于是副歌第一行的关键词即孕育而生:“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因我歌词里所描述的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因为雨过天晴后才会出现天青色,先降雨才能有天青,但我倒过来说,想看到天青色唯有先等待下雨。还有,之所以用“烟雨”,而不用“下雨”,则纯粹是因为烟雨的意境比较美。而我用“天青色等烟雨”此句来对仗较为白话的一句“而我在等你”,一连用了二个“等”字,是为来强调爱情里最无力的无奈就是“等待”。换个散文式的说法就是:“那天气的变幻莫测,那里是我们平凡人所能掌握的呢?想看到纯净被雨洗涤过的天青色,就只能
七律.青花瓷 曾勾浮云隐青日,更添霁雾遮旧瓷。 但看晓风红叶里,微朦初雨绕花枝。这是形容青花瓷特点的一首诗。头两句是形容青花瓷的瓷质,就像透过浮云的阳光一样清冽剔透,古朴的瓷面上又像添了初霁后的雨雾,朦胧中带着一抹青色。后两句是形容瓷器的花纹之美。

文章TAG:什么诗词里有青纱挽妆什么  诗词  苏东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