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古代有“五星连珠”和“七星连珠”之说。关于“九星连珠”历史上直到现在也被人们津津乐道,有些说法认为“九星连珠”会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有科学家曾试图科学的解释“九星连珠”带来的影响,当九颗行星连成一条直线,会对太阳产生巨大的潮汐力,这会使太阳黑子增多,在这个时期太阳会反过来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气候等,最终引起地球上的自然灾害。
1、如果有一天出现“九星连珠”天象,是否会发生一些特别的事件?
会啊,几百上千年才出现一次的天文奇观,那个时候会有很多人扛着“长枪短炮”,到野外大气环境好的地方,拍摄这一难得一见的天文奇景。行星绕太阳运行,运行速度不一致,内侧快外侧慢,总的规律是“坠入太阳”的运行方式,但是因为八大行星加一个矮行星冥王星,除了冥王星其他行星都是近似圆形的轨道,轨道的偏心率很低,通过天文计算就能知道九星连珠这样的事件每隔多少年出现一次,尽管天体运行相互之间会有影响,九星连珠的时候作用更大一些,但是由于影响很弱,是不会对地球的运行立马造成重大影响的,地球上的海洋、大气也不会发生足以影响人类生活的事件。
事实上在地球上,肉眼或者凭借简单的设备能观测到的行星数量有限,最外侧的天王星、海王星是很难看到的,至于火星金星土星木星等行星,古人就知道它们的存在,但是古人唉胡思乱想,把九星连珠、六星连珠这样的事和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实在是没道理。不过行星相互之间的影响长期确实有可能改变整个人类的命运,行星的轨道虽然缓慢但确实是在一直发生变化的,或许未来某天小行星都偏离现有轨道,撞击大行星的几率增高,或者大行星相互碰撞,
2、古人是怎么知道九星连珠的?
不好意思,“九星连珠”,如果是指太阳系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九颗星“连珠”的话,古人是不可能知道的。不仅中国古人不知道,外国的古人也不知道,因为,冥王星是1930年2月18日才发现的。还有,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通过第5号决议——经天文学家投票,正式将冥王星划为“矮行星”,从“行星”之列中除名——太阳系不再是“九大行星”,而只剩八个了,
有人说,古代有“五星连珠”和“七星连珠”之说。事实上,前一个有,后一个没有,在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肉眼可见的“行星”,只有“水、金、火、木、土”五星。如果说“七星”的话,那就是“北斗”了,问题是,北斗七星首先属“恒星”,其次一直“连”在一起,从没有分开过。所以,中国古代,其实也包括外国古代比如埃及、巴比伦、波斯、印度等等,对行星的观测,都是集中于上述“五星”,
古中国,从有文字记载,就有对“五星”的记载。《诗·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启明”“长庚”,都是“金星”的别称。古人称“木星”为“岁星”;称“火星”叫“荧惑”;“土星”又名“镇星”“填星”;“水星”称“辰星”,古人之所以关注“五星”,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五个都很明亮,比“一等恒星”还亮。“一等星”里最亮的,是“天狼星”,被古人称为“二十八宿”之“井宿”的“天狼星官”,其与“五星”比,就明显相形见绌了,
“五星”的命名,应该是在春秋时期完成的。关于“五星”的学说,则在秦汉几近完备,典型的代表,就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星占》。(《五星占》帛书)《五星占》中,详细记载了秦王正元年(前246年)至汉文帝三年(前177年)间,“五星”的位置、运行及“五星连珠”的周期,《汉书·律历志》称:“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这是最理想的“历元”。
古代历法中的“积年法”,就是专门推算“五星连珠”,以求最理想“历元”的方法,古时,“五星连珠”,还称作“五星聚”。而“聚”的频率,称为“见”,其实,就是“五星同聚于天”的“五星会合周期”,在唐代《大衍历》之前,从“五星聚”“晨始见”到下次“晨始见”的时间间隔,就是“见”的周期,《五星占》《汉书·律历志》中,都有“五星聚”周期的具体计算。
文章TAG:九星 连珠 天象 行星 九星连珠有哪些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