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们家老人的意思就是,丧事过就过了,人也埋了,酒席也吃了,帐都封了,你又来送礼干嘛。像我公公婆婆那么爱财如命的人都坚决拒绝收这种钱了呢,害怕犯忌讳,摊上这种事情也是没谁了,俺家孩子爸这几天又给朋友家帮忙,又出钱又出力的,前前后后忙活了四五天,光礼钱我们就上了1000多块。
1、媳妇的姑姑去世了,随多少钱比较合适?
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李增喜3,我就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作一简要回答。媳妇的姑姑去世了,究竞该随礼多少是沒有标准的,这个是根据各地各家的具体情况而决定,只有询问一下丧事办理时的总管事,仿照同辈分的人随礼情况而定为合适,我最近参加了妻姨夫的葬礼,我们农村人的习俗是:先要随食礼,这个,过去是要送镆馍,现在改收现款,我们都随了30元。
2、连襟病故,随多少礼金合适?
这个问题吗,要根据当地的风俗去处理,比如我们这里,连襟去世根本不通知你这个做姨父的。也不会告诉你的儿女们!也不明白为什么?老辈留下来的礼数规矩,记得三十年前的事,我的大姨夫生病住院,还是不好的病,知道出院回家了,总得去瞧瞧病人吧。当时我和弟弟都在外地工作,家里的老爸就买了些营养品骑着自行车跑了20多里地,去大姨夫家看望,谁知巧得很,老爸还没进院,就被告知大姨夫去世了,
老爸把东西放下来,留下了200元现金,让管事的交给外甥们。算作丧礼吧!二十多年以后,爸爸去世,我们没有通知姨家的表哥表弟,不知道他们怎么知道的,等爸爸出完殡办完丧事后,我从丧账薄上看到了,大姨家四个表兄弟把200元给还了回来,当时,也没见他们前来吊唁!我总觉得,做晚辈的既然知道了姨夫去世,应该亲自过来吊唁,安慰一下还在的姨妈。
你说钱重要,还是感情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前年,我的大连襟病故。他病故的前一天我们全家还到医院探望了他,他病故回来后,人家没有通知我们,可是我们住在同一个村,我让儿子去吊了个纸,去火葬场火化尸体的时候,我们一同做了最后的告别,吊唁鞠躬!出殡的时候,我让儿子上了200元的丧礼。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安慰吧!钱多钱少,其实老百姓讲究的是个礼数,
3、丧事过后,有人送丧礼钱还要吗?
摊上这种事情也是没谁了,俺家孩子爸这几天又给朋友家帮忙,又出钱又出力的,前前后后忙活了四五天,光礼钱我们就上了1000多块。但是前年我们家亲奶奶去世,却没收到这位朋友一分钱的礼,三番五次的这样,有时候仔细想想,都难说他不是故意这样做的,我偶尔发几句牢骚,俺家那位憨货还不乐意,嫌弃我说他朋友了,他认为他们男人才不会像女人一样有那么多的小心眼,只有女人才会那样干,耍小聪明。
他的这个朋友其实就是他的高中同学,现一家人都在北京生活,也说不清楚到底为什么,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这位同学都不能按时到场,往往喜欢事后补礼,像我们结婚的时候,结婚前半个月请柬都发给他了,他能不能来也不吭声,不言不语的,我们还都以为他不来参加了呢。结果我们婚后两个星期,婚假也已经结束开始上班,喜气都快散完了,他却从北京匆匆的赶回来了,提着一个大毛毯,拿了500块钱红包专门跑来给我们贺喜送祝福,
这事整的吧,接待不接待?不接待吧!说不过去,都是老同学,人家大老远的从北京赶回来给你贺喜哩。接待吧,这结婚的热气也散的差不多了,已经开始步入正规的工作和生活,为此还又得请假专门陪他吃喝几天,最重要的是我们这小地方说法多,好像是结婚补礼祝贺不太好,结婚嘛,已经过就过了,喜气都散了,你再去送礼,有的人介意会以为你是祝福人家二婚呢。
起开始我们都不懂这些道道,还是我婆婆看见屋里放了个新毛毯,问了原因后她告诉我们的,说:“喜事过就过了,你们把毛毯和红包退给你同学吧,就当是他从北京回来玩,你们好好请人家吃几顿饭,”婆婆的意思还明白,就是不收礼了,又不是二婚还能几次三番的收礼不成?退礼时我们说的很明白,直接就说是因为当地习俗原因,礼就不要了,心意领了,很感谢他跑这一趟,我们好吃好喝的招待了几天,他回北京了。
文章TAG:合适 死了人送多少钱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