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乡鄂尔多斯关于立夏的谚语不多,我知道的有。我们现在的抗干热风的手段要比老祖宗高明得多,有灌溉条件的可以灌溉,没有条件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喷施磷酸二氢钾 芸苔素内酯来增强小麦本身的抗干热风的能力,还是能够确保产量的,三、关于立夏通过刮风判断年景的农谚1、立夏刮北风,伏里雨水少意思是立夏这天要是刮北风,预示着到了三伏天雨水会比较少。
1、在农村,关于立夏的谚语,你知道多少?
在家乡鄂尔多斯关于立夏的谚语不多,我知道的有:1.立夏不起尘,起尘活埋人,意思就是说,如果立夏刮大风并且有沙尘,会在未来半个月内连续有大风扬沙天气。2.立夏不拿扇,急煞种田汉,意思是:立夏如果降温,庄稼收成不好。3..立夏前后,种瓜点豆,意思是立夏前后是种瓜种豆子的季节,但是现在农民都种地膜工棚瓜,在谷雨时节就种进去了。
2、立夏到了,预测年景的农谚有哪些?下雨和不下雨有什么影响?
“立夏不起阵,起阵好年景”,老人说立夏下雨是好事,你认同吗?这天刮风下雨有什么预示?看看农谚是咋说的!立夏将至,别忘了吃鸡下蛋、吃立夏饭和饮立夏茶,立夏一到,夏天就正式开始了,万物生长也到了生长的旺盛期。此时,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南方地区也将进入梅雨季节,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为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古人把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分为三候,每候有五天,立夏三候分别是: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在《逸周书·时讯解》中也有说:“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古人用最简短的文字,细微的观察和总结,用来描述节气的特点。立夏三候大意是说,夏天到来,天气更加温暖,蝼蝈也开始出来活动,随着蝼蝈的鸣叫夏天的味道浓了,
五天之后,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的蚯蚓,感知阳气极盛的时候,也想出来凑凑热闹,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再过五天,王瓜的藤缦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用不了多久,在它努力攀爬的路上就会开出曼妙的花朵,到了6、7月份更会结出红色的果实,古人对立夏节气是十分看重的,这一天官府要举行迎夏的大型活动。在周朝时,这一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亲自参加,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这个时候也是冬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是防病防虫的关键时期,而南方的油菜这个时候也接近成熟,产量基本已经定型了,就等收获了。而东北这个时候也进入春播玉米和水稻插秧的大忙季节,农谚有“立夏看夏”的说法,立夏天气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收获,下面分享几个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看看还有没有道理了,仅供参考交流!一、立夏一日晴,瓮里米面空农谚有地区性,我们要结合当地情况来看,不能去生搬硬套。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如果,立夏这天是个大晴天,预示着后期雨水会比较少,庄稼会出现减产的情况,因为,立夏前后处于春天的尾巴,大风天气依然比较多,大气干燥,土壤中的水分蒸发较快,水分不足影响作物生长。特别是,小麦进入灌浆乳熟期的地区,如果,出现干热风就会造成小麦大量减产,所以,不下雨的情况下,要结合田间情况灌抗旱。
农谚“立夏不下雨,犁粑高挂起”,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但也有的地区是不希望下雨的,例如,农谚有“立夏不热,五谷不结”、“立夏不拿扇,愁煞庄稼汉”、“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的说法,主要是指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地区,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影响着日后的收成。这些地区的民间还是希望立夏前后下雨的,对连续干旱比较畏惧,
当然,我们现在的抗干热风的手段要比老祖宗高明得多,有灌溉条件的可以灌溉,没有条件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喷施磷酸二氢钾 芸苔素内酯来增强小麦本身的抗干热风的能力,还是能够确保产量的。二、立夏不起陈,起阵好年景这句农谚比较容易理解,陈就是下雨的意思,大意是说,立夏要么不下雨,一旦下雨就预示着今年的年景比较好,粮食不会出现歉收的情况。
进入立夏以后,南方就进入多雨的季节,阴雨绵绵,雷雨天气增多,北方地区连绵的阴雨天气也会导致小麦田间高温高湿,引发赤霉病等病害,小麦“一喷三防”要抓住关键期,及时去喷洒,做好预防,一旦染病,无论后期如何治疗都无法挽回这部分损失。连续阴雨也会导致南方的棉花引发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看好天气预报,出现连续低温天气要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保全苗争壮苗。
文章TAG:立夏 谚语 关于立夏的谚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