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理发死舅舅,我认为纯属无稽之谈。就因为“正月剃头一一思旧(死舅)”而被说正月不剃头,剃头会死舅,老人们总会告诫晚辈,正月不“剃头”,正月“剃头会死舅”,后人把“正月不剃头,思旧”慢慢也变成了“正月剃头死舅”,终于在正月的截止日期到来之前,有一位老者为了保护百姓不被杀害,就告诉前来督察剪发的清政府官员,说汉族有个传统,正月里不能剪头发,否则会死舅舅,要求出了正月再剪发。
1、为啥“正月剃头死舅舅”?
“正月剃头死舅”是从清朝初期流传下来的,谈及这个习俗还是有一些历史感慨的!在明朝及其之前,古人奉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教至至始也”,就是说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是父母赐予的,不能随意取舍。但在清兵入关之后,有个汉人叫孙之獬,为了奉迎主子的“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突发奇想提出了一种发型,就是周围的头发剃去,仅存中间,然后结辫下垂,形如鼠尾,以穿过方孔钱的孔为合格,故为鼠尾金钱辫,
清廷为统治思想,多尔衮就下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军法处置,后来这句话被百姓总结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强势推行剃发令的情况下,终于爆发了“江阴八十一日事件”,在1645年夏,江阴一带军民,由江阴三公—阎应龙、陈明遇、冯敦厚的领导下英勇反抗,在二十四万清军大举进攻下,十七万江阴士民坚持八十一天,不幸兵败惨遭屠杀,
2、俗话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你怎么看?
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这话来自明末清初。原话是:正月不剃头,思旧,清朝满族人入关,为了让关内汉族人臣服,提出让汉族男子剃发易服以示降伏。并提出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血腥口号,为此江南大地掀起来反对剃头,反对满清统治的大起义。后来结果都失败了,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人间惨剧就发生在那个时候,最终大部分老百姓接受了屈辱,剃头易服了。
不过还是有许多人不屈服,所以当时的起义反抗此起彼伏,不断涌现,为了缓和矛盾,大家有了心照不宣的做法:正月不剃头。在社会文人来说,正月不剃头是思旧,对满清王朝来说,正月不剃头也就是一个恩典,用以缓和一下社会和民族矛盾。老百姓文化普遍不高,有文化的人士又不做宣传,只是咬文嚼字的给老百姓说:正月不剃头,思旧,
老百姓明白不?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正月剃了头要死舅舅。最后大家都这么说,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了,其实汉族人在清朝之前是不剃头的,叫发肤之体,受之父母。不能缺损的,曹操曾经割发代首,有人说那是作秀。不过这是用现代观念看当年的事,在当时是震动全军上下,达到强调军纪的作用了,因为那时头发是万万不能剃的。所以正月不剃头,死舅,
3、为什么正月剃头死舅舅明明是传错的,却依然流传了下来?
先讲个笑话:年初二,有个大男孩去姥姥家拜年,正好舅舅也在。姥姥给了压岁钱后舅舅没给(其实舅甥之间也就差个六七岁),外甥一把扯住舅舅说给钱吧,不给钱我就剃头去了,舅舅无奈,只好向姥姥要了200块钱给了外甥。其实这一习俗来源于明末清初,国人为了思旧怀念明朝才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也是对当时大清统治的一种无言对抗,
4、为什么会有正月里剪头发死舅舅的说法?
今天我和同事一起吃饭,闲聊中说到了这个问题,他问我说中国为什么会有正月理发死舅舅的习俗,什么时候开始的?据说这个习俗是明末清初,清军入关后,从汉民开始的。清朝建立政权后,为了政权的统治和稳定性,清除反叛分子,下达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命令,要求原大明统治下的所有汉民必须和满族一样,剪掉头发,只留一条长辫子,
而汉民长期受儒家文化的潜移默化,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么可以剪掉,发生了激烈的抗争,清政府借次杀了很多不服从的人。终于在正月的截止日期到来之前,有一位老者为了保护百姓不被杀害,就告诉前来督察剪发的清政府官员,说汉族有个传统,正月里不能剪头发,否则会死舅舅,要求出了正月再剪发,清政府官员就拿这句话回去复命了,也为百姓争取了几天时间。
文章TAG:剃头 舅舅 正月 为啥 为什么正月剃头死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