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芒种节气是公历6月6日,农历五月初八,而农历五月十三是公历6月11日,这天之后的天气如何呢。“不怕五月十三漫,就怕五月十三断”,这句农谚的意思是不怕农历五月十三这天下大雨,下多大都没关系,就怕五月十三这天不下雨,不管怎么干旱等到了农历五月十三前后,一般都会下雨。
1、五月有多少天?
谢谢邀请以现行世界通用的公历来讲,5月是固定有31天的。公历固定有31天的月有:1、3、5、7、8、10,12月共7个月,30天的有4、6,9、11共4个月,2月28天,遇四年一闰日,就29天,从阴历的五月来讲,月大月小是不固定的,月大三十天,月小廿九天,有时逢月大,有时遇月小,今年就逢月大是三十天。
特别想说明的是干支历的午月,午是代阴历之五的,干支历的年月变是严格以二十四节气来界定的,年以立春为界,立春前属上年,立春后立即变为下年,干支历的年长与太阳回归年的时长一样,365天5小时48分46秒。干支历的月变是以节气中的节为界定的,交立春后是寅正月,惊蛰后是二月卯,交芒种后是五月午,由于地球不是按正圆而是依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运行的速度有快有慢,冬至前后速度快,节月就短,夏至前后速度慢,节月就长,所以每个节月时间是不一样,子月最短,不足三十天,是廿九天多少少,最长是午月,三十一天上下的。
2、今天五月十三,俗语“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啥意思?下雨好不好?
“大旱不过五月十三”,未来一周会下雨吗?农谚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看看咋说的!芒种节气就要到了,一些小麦产区也在抢收小麦,怕下雨收不回来,容易烂在地里,但是,今年有一些地区比较干旱,几个月了也没怎么下雨,希望好好下一场大雨来缓解旱情。例如,山东青岛和陕西榆林等地旱情就比较严重,还是希望多下一点雨的,农谚“大旱不过五月十三”是什么意思呢?农历五月十三虽然不是什么节气,但是在我国多地的民间是非常看重这一天的,是民间所说的“祭天日”,相传是关老爷磨刀斩恶龙的日子。
在民间有“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的说法,关老爷洗马,大雨连连,意思是说,不管之前有没有下雨,到了农历五月十三都会下雨,但是,也有谚语说“五月十三磨一刀,晒得青山草木焦”,意思是说,五月十三这天关老爷磨刀杀了老龙,没有龙降雨,将会天干。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农谚也是有地域性的,是古人在某一个区域的经验总结,拿到别处可能就不一定准了,我们笼统的来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毕竟,农谚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不是文人写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农谚都有一些乡土气息,朗朗上口,容易记忆。但也说明,当时没有科学的天气预报,只能靠老一辈人的经验总结来判断天气,我们别小看这些农谚,直到现在还在指导农事生产!“不怕五月十三漫,就怕五月十三断”,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不怕农历五月十三这天下大雨,下多大都没关系,就怕五月十三这天不下雨。
通常农历五月十三是处在夏至和小署节气的前后,正常的年份都是有降雨的,有利于新种作物的生长,但是,在一些不正常的年份,这一天前后还真不下雨。所以,民间传说这一天关老爷要磨刀,这个磨刀的水就是下雨的吉兆,就会下雨,而这一天前后下得雨越大越好,预示着风调雨顺,庄稼会获得丰收。如果,这天不下雨,预示当年可能有自然灾害,
但是,今年的五月十三是在芒种的节气里,这个时候是农民“连收带种”的日子,反而有一些地区是不希望这段时间下雨的,希望种完了之后再下雨。如果,雨季提前到芒种节气里,会导致小麦收割不回来,也不能够晾晒,新种作物也不能按时播种,就要麻烦了,所以,在民间也有“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的说法。“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是什么意思呢?古人的意思是说,不管之前有多干旱,到了五月十三这天都会下雨,
如果,连续三年都没下雨了,民间百姓年年都忘不了五月十三这天向天祈求下雨来缓解旱情。也就是说,这天是个古人求雨的日子,希望下半年有个好年景,当然了,有人可能认为古人这种做法是一种迷信,其实,古人的想法可没我们想的那么多,他们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期盼有个好年景,庄稼有个好收成,生活得更好一些,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而已,并不什么迷信。
文章TAG:五月 农历 五月13农历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