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血型是相对固定的,同时有两种血型不可能,其它血型对O型血有兼容性,但O型血的人必须输同种血型,至于由一种血型转化成另一种血型是有的,那是为什么呢。如果一个成人,他怎么去改变自己本身的血型呢,医学生的血型分类有很多,但最经典的还是ABO血型。

1、我上大学体检为血型O型,20年后体检为B型,血型难道会变吗?

我上大学体检为血型O型,20年后体检为B型,血型难道会变吗

您好,我是一名来自山西,目前在天津上学的医学研究生,根据所学知识,血型应该不会改变的,但是存在血型检测出现误差。所以,您的血型不会改变,可能原因是要么第一次检测错了,要么第二次检测错了,都有可能,但是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在没有人为过错的前提下,我认为第二次检测可信性更高,ps:血型分类其实有约10种不同的血型系统,目前最常用的是ABO血型系统,这个是1900年被发现的。

平时我们说A型,B型,AB型和O型,但是在我们工作中,考虑到输血的安全性,还会用到RH系统,分为RH( )和RH(-),其中RH(-)就是很多影视剧中的熊猫血,因为只有很少数人才是RH(-),熊猫血的意思就是说这种血像大熊猫一样稀少。比如昨天我有一台妇科手术,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出血多,主任说要400ml的悬红(也就是2单位的血),这时候由我(麻醉医生)开具提血单,其中最重要的是核对病人的姓名,住院号,血型(这是重中之重),昨天的患者我记得血型是B型,RH( ),这就是用了两种血型分类标准,这样会使输血更加安全可靠,

2、血型会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而变化吗?为什么?

血型会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而变化吗为什么

看了几条回答都是说的不会改变。其实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多例ABO型血血型变化的例子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患者,女,26岁,因分娩大出血,于2008年11月5日住院,入院时鉴定血型:正反定型3次均为AB型,交叉配血主次侧无凝集,故输AB型RBC悬浮液1000ml,血浆600ml,输血过程无不良反应,因治疗需要,11月13日需再次输血,但查血型3次均为A型。

患者,女,57岁,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输血时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为A型,给予输注O型红细胞4U,机采血小板6U,红细胞和血小板均有所提高,未出现输血反应,经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缓解出院。第二次住院后复查血型,正反定型相符,为A型血,其实不止产后出血、白血病、肿瘤、贫血、可导致ABO血型改变,据报道,感染、骨髓移植、化疗、重大创伤后等均可出现。

3、人会有两种血型吗?

人会有两种血型吗

人体的血型是相对固定的,同时有两种血型不可能,其它血型对O型血有兼容性,但O型血的人必须输同种血型,至于由一种血型转化成另一种血型是有的,那是为什么呢?血型通常是红细泡的分类,其依据是红细泡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遗传抗原物质,血型变化是办案人员发现的,比如白血病人可以使血型消失,肠道癌可以使A型血的人变成B型血,科学家目前还没有发现成因。

4、人的血型能换吗?

先给出结论:不能改变,目前临床上更没有采取过这样的方法,1.什么是血型?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什么是特异性抗原?通俗一点讲,就是红细胞表面具有的特征性的物质,举了小例子:如果他穿着白大褂,带着听诊器,这个人大概率是一个医生。白大褂还有听诊器就是医生的特异性抗原,医学生的血型分类有很多,但最经典的还是ABO血型。

所以呢,如果你的红细胞上有抗原A,那么你就是A型血;有抗原B,就是B型血;有抗原A和B,就是AB型血;没有A和B,那就是O型血,2.血型是怎么产生的?血型是由基因决定的。人体内都有抗原形成的前体物质,H基因会编码一种酶(岩藻糖转移酶),将前体物质变成H抗原,A、B抗原都是在H抗原的基础上形成的,在A基因的控制下,细胞合成的A酶能使一个乙酰半乳糖胺基连接到H物质上,形成A抗原;在B基因的控制下合成B酶,则能把一个半乳糖基连接到H物质上,形成B抗原。


文章TAG:会变  血型  为什么血型会变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