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又是远道而来,粮草难以维系,不能持久,久则生乱。这时候你只要给我3万人马,我绕道从背后夹击对方,韩信必败。陈馀是个儒生,跟当年的宋襄公一样,是个“仁者”,不屑于做偷袭这样的卑劣行为。既然兵力优势那么大,兵书说了,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五倍于敌就可一战,现在咱们二十倍于敌方,还用这种阴谋手段,会被天下人笑话。

于是陈馀做了个贻笑大方的事,他弃守井陉关,让韩信过关,准备面对面厮杀。韩信大喜过望,这么大礼包,赶紧收下,面对面厮杀?那怎么行,韩信分出2000人,悄悄移动到陈馀大营侧后方隐匿。剩余人马,韩信来了个背水扎营。背水扎营是兵家大忌,韩信反其道而行。他知道以他的兵力,正面作战,按常规打法就是死路一条。所以,他打破常规,背水扎营,告诉全军,我们没有退路,要么向前,要么填河!置之死地的士兵们果然迸发出超强战斗力,竟然顶住了赵军二十倍的军力。

关键时候,2000名隐匿的士兵,偷袭了空虚的赵军大本营。本来赵军的优势兵力,只要顶住一段时间,韩信这点人马,败亡是早晚的事,但大本营一丢,人心立刻崩溃,瞬间赵军兵败如山倒。三、韩信以师礼拜见李左车赵军失败后,韩信立刻下令,活捉李左车,赏黄金千两!“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很快,李左车被士兵们五花大绑,送到韩信的大帐中。

韩信赶紧“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以老师的礼节,拜见李左车,并请教他:“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韩信自称“仆”,对的李左车恭敬无以复加,即便在刘邦面前,韩信都从来没这么卑微过。李左车并不买账,他以败军之将为由,拒绝为韩信出谋划策。韩信有说:“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又再三请求说:“仆委心归计,原足下勿辞。”把李左车比作百里奚,有吹捧的成分,说陈馀如果用了您的计策,我韩信早已经成了您的俘虏,却是心里话。李左车被韩信的诚意打动,决定帮韩信一把,开口就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接着,李左车分析了,韩信目前的一大优势和一大劣势:一举下井陉,威震天下,老百姓战战兢兢地等着听你的命令,这是你的优势;你的劣势就是军士疲惫,粮草不济,陈兵坚城之下,一时攻克不了燕齐,形成僵持。一句话点破韩信的现状,韩信心悦诚服,赶紧求教破燕服齐的策略。李左车的建议是“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就是以德政对待赵国老百姓,给燕国人看。

同时“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於燕”,以武力威胁招降燕国。通俗一点说,李左车让韩信摒弃不占优势的武力征服,而是凭借兵威的“势”,恐吓燕人,同时以“德”政感化燕人,给出路。一手“恩”一手“威”,恩威并施,不战而胜。李左车认为,如此一来,燕国必然归降,燕国一降,齐国也必然跟着效仿。李左车的这个建策管不管用呢?《史记》记载,韩信“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

”虽然,在井陉之战前,李左车默默无闻,或许是历史记载的缺失。但韩信对李左车的价值是有清晰的认知的,事实也证明,李左车确实是个大战略家。奇怪的是,这次建言后,李左车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刘邦没有启用这为极具战略眼光的兵家,而是让他做了太子的老师,个中缘由不得而知。或许是刘邦本来就忌惮韩信的才能,李左车与韩信的这段友谊,有让韩信如虎添翼的可能,刘邦不敢用。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禽纹  足下  双脚  命运  一生  足下禽纹是什么  从你的一双脚看你的一生命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