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这样,才能说是对孩子教育的好。现在很多家长都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要求孩子这样那样,但孩子并不领情,家长总说孩子太小,等他长大了就理解了,可是孩子长大了能理解父母良苦用心的并不多,有的还带有埋怨之情,首先要尊重孩子,给孩子最需要的,而不是自己来决定给什么,怎么给。
1、19岁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感谢邀请。十九岁的孩子,青春期的尾巴,这是个父母只可以远观而不可以近扰的年龄,如果我们把这个时候的教育倾向于管教,那么基本都失败,还不如保留等待孩子找我们帮助的机会很好一点。但是,注意观察孩子几个方面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看孩子的欲望。观察孩子是不是对世界,他人和自己充满了希望感,哪怕欲望强烈一点,方法笨拙一点都没关系。
第二,看孩子的规则感是否完整,孩子从出生开始,其人格形成的一部分就是规则的形成。能分辨颜色以后,知道按照交通信号行走,接受了幼儿园教育,学会了先来后到。到了十九岁,明确了法律的底线和道德的边界,第三,看孩子的心理功能发展的如何。喜欢的东西一时无法得到,知道努力后才有可能,能够延迟满足,达不到的事情可以降低标准来满足,成不了第一,前十名也行,可以替代满足。
喜欢异性,知道要试探着接触,而不是被拒绝后伤人伤己,有足够的情感容受能力等等,第四,看孩子是不是有心中的明星偶像。明星偶像就是他们心目中未来的自己,虽然大多数达不到那个程度,但是这个理想化的自己是青春健康的标志,总结,孩子十九岁,远观的时候要从以上三个方面观察,如果不出大格,父母就不要多语,这样孩子才感觉到父母的点到为止是有分量的。
2、怎样做才是对孩子真的好?
现在很多家长都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要求孩子这样那样,但孩子并不领情,家长总说孩子太小,等他长大了就理解了,可是孩子长大了能理解父母良苦用心的并不多,有的还带有埋怨之情,怎么做才是真的为孩子好呢?首先要尊重孩子,给孩子最需要的,而不是自己来决定给什么,怎么给。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女生,她在平行班成绩特别好,全年级也在前二十名,但家长非要把孩子调到重点班,一学期下来,孩子成绩退步到年级四五十名,
在平行班里,她就是老师眼中的宝,老师的教学都以她为主,现在到了重点班,老师都不一样了,讲课速度也快,她适应不了,所以成绩一滑再滑。其次要接受孩子的平凡,有些家长说如果我不尽力,孩子可能真的平凡了,我如果逼她一下,她有可能就不平凡了,谁愿意拿自己孩子的人生开玩笑呢?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了她好?但现实中却因为家长逼一逼,压一压,发生了多少悲剧,
很多家长在失去孩子时才想到宁愿要一个普通孩子,也希望他好好地活着。第三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也不要把自己的压力让孩子来扛,我们很多家长就因为在社会中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意识到学历知识的重要,想让孩子不再吃自己受的苦,想让孩子过上好日子,不自觉就把希望与压力压在了孩子身上,孩子有时真的是扛不起的。
3、怎样的教育才是真的对孩子好?
关于如何教育孩子才会对孩子好?这个话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从两个方面来说一说。对孩子的教育不外乎做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做一个有学问有才识的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指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这是首要和必须的。品德教育是教育的方向,是对孩子的爱祖国、爱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教育,还包括尊敬师长、与人为善、感恩和回报社会等,以及如何树立为祖国和人民而努力学习、争做共产主义事业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第二个方面是知识的传授和培养,我们的学校教育主要是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相比起来,品德教育占的比重略小了些。并且我们的教育还过多地采用应试教育的形式,素质教育的占比较小,应试教育是以提高考试成绩、和升学为目标的教育形式,侧重于学生机械记忆和追求高的考分和升学率,而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素质教育则是更侧重于开发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输送建设人才,而不是应试教育下的高分低能。
文章TAG:该怎么对孩子好 孩子 教育 该怎么对孩子好 19岁的孩子该怎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