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之学的思想潮流。“玄”的概念出自《道德经》第二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魏代王弼在《老子指略》中阐释说:“玄,谓之深者也。”因此,玄学就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玄学着重研究的是《道德经》、《庄子》和《易经》三部经典,称之为“三玄”。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玄学在思想学说方面寄意于神妙玄奥,在个人行为方面提倡玄远旷达,挥洒超脱,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著名主张。由于玄学主要谈论的是有与无、生与死、言与意、名教与自然等形而上的问题,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因此后世有“清谈误国”之说。玄学在西晋时期达到鼎盛,及至南渡之后,玄学的风尚也随之转移到南方。东晋时期的玄学开始集中于对宇宙本性与人的本性,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探索,开始与佛学合流。
文章TAG:风候 相是 塔刹 古塔 候鸟 风候带相是什么意思 藏有中国唯一风候鸟塔刹的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