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又听到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不能说“快乐”。说个“端午节安康”,总比“端午节快乐”贴近其内涵,之所以有人提出端午节忌说“端午节快乐”,理由是,端午节是一个祭祀、悲壮的日子,如果像其他节日一样互道“节日快乐”,似乎很不合时宜,也就是端午节是劳动人民为了祈福而产生的一个节日,在端午节不但可以互道“端午节安康”,互道“端午节快乐”亦并无不妥。
1、端午节可以说“节日快乐”吗?在端午节该怎么说祝福语?
端午节是个不平常的节日,说来话长,各有各的看法,争论不休,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长。其实就祝福语的四字之争,快乐与安康,我在这里说句公道话,有快乐没有安康不行,有安康没有快乐也无趣,当然端五这一天,是不大平静的一天,伟大的人学家,诗人屈原先生在这一天选择投江远离世间,其中还有战将伍子请等也相继投江,人民因对他的选择感到遗憾,惋惜与崇敬,自发式进行纪念,将粽子,包子等投入江内表示人民的忆奠,
从此就形成了人间的端午节,形成了吃粽子,吃包子的由来。拿历史文化讲,端午插艾叶,香蒲等就是用来防毒防害,防不吉利,端午用互道安康的说法是非常对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安康吉利之日,防患消除怨日和不干净的毒月毒日,现在是幸福社会,一切的一切不会复古重来,怨日,毒日现已不成现实,大家都过着吉祥,安康,幸福,欢乐的小康之日,所以我说现代的瑞午与历史瑞午变更了,安康,快乐的用词也就无须哪么去讲究,去理论了,我们要以更有特色,更有理智,更有文明的做法,去倡导怀念端午节伟大诗人的怨日,慰灵他如果出生在现代的社会,根本就没端午不幸之事的发生,这本是时代的背景,无法去理解和理论当时的悲剧产生。
2、有人说端午节只能说安康,却不能说快乐,为什么?
古代为纪念楚国诗人屈原,把每年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春秋战国时期,爱国大臣屈原,好心救国、出谋划策,不被重用而反被流放今汩罗江一带,后听说楚国难敌奏军,眼看楚国将灭亡,无能救国、愧对子民,伤心欲绝跳江自尽。后来人们痛惜之时,还把家中好吃的投入江中,生怕屈原饿着,既然是为纪念屈原之日,何来的快乐祝福。
3、在端午节,有忌说“端午节快乐”的说法,为什么?
在端午节忌说“端午节快乐”?在目前我国的法定节日中,除了清明节之外,大家基本上都认同可以互相道一声“节日快乐”,但有人在网络上提出端午节也清明节一样不能说“节日快乐”,而只能说一些“节日安康”之类的话。之所以有人提出端午节忌说“端午节快乐”,理由是,端午节是一个祭祀、悲壮的日子,如果像其他节日一样互道“节日快乐”,似乎很不合时宜,
现在人们在端午节期间吃粽子、划龙舟,都和春秋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有关,而屈原的故事确实相当悲壮,与喜庆、快乐等字眼没有太大的关系,这种说法初听起来也不无道理。但端午节的真正起源也许和屈原这个悲壮的历史人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作为一个节令,我们知道,端午是天气由冷转热的时节,在这段时间内,由于天气因素人们容易生病。
而端午节的最初诞生是源于人们用挂艾草、喝黄酒等活动来祛除邪崇,避免生病,也就是说,端午节是劳动人民为了祈福而产生的一个节日,在端午节不但可以互道“端午节安康”,互道“端午节快乐”亦并无不妥。不管怎么说,现在大家过端午节,必然是奖容满面,兴高采烈的,如此也并不妨碍我们对屈原的纪念,并不妨碍我们在这个节日中寻找到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4、为什么有人认为不能说“端午节快乐”,而要说“端午节安康”?
为什么有人认为不能说“端午快乐”,而要说“端午安康”?那里有那么多的为什么?我说端午开心!为什么?端午放假啦!有吃有喝有玩乐!人不就是要生活好开心吗?不是有人老是讲,工作压力大,辛苦太累,加班加点,盼望着放假休息,人可以放松,走一走,逛一下街,大家聚一聚,这不端午有了机会,花了一点钱,大家好开心!大概端午开心的人,应该是很多的吧!至于说,端午不讲快乐,说安康,其原因就是因为屈大夫吧!《离骚》作者屈原,因为辅佐楚怀王,在重返朝廷后,冒死进谏,再次流放。
文章TAG:朋友端午节快乐用英语怎么说 端午节 祝福 快乐 英语 朋友端午节快乐用英语怎么说 在端午节该怎么说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