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嘉大师,在这个世间我们干什么事情福报最大
来源:整理 编辑:运气王 2023-09-02 02:34:25
本文目录一览
1,在这个世间我们干什么事情福报最大
:zantan南无阿弥陀佛xianhua:xianhua
2,如何在九华山出家我是本地人虔诚向佛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一二卷) 2002/08/0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812 http://www.amtb.tw/12/12-17-0812.xml
学佛的人,我们要靠佛菩萨,不能靠人,这是我最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的。连出家,出家要剃度,总得有寺庙、有个老和尚给你剃度,章嘉大师都不叫我去求法师、去求道场,我就感觉得奇怪。我说:我要不去找个寺庙、找个法师给我剃度,那怎麼出家?章嘉大师跟我说:如果你去找这个道场,这个道场不同意;你去找个法师给你剃度,他不给你剃度,你是不是感觉得很难过?我说:是,那当然!他说:那你就不要去找了!那不要去找怎麼办?他教我:一切求佛菩萨,感应道交,你就自在了。而且教导我一心向佛,一生当中都是佛菩萨替你安排的。这个好!我听了很欢喜。所以什麼都求佛菩萨。
发心出家也求佛菩萨。那个因缘成熟了,果然是的,圆山临济寺的住持心悟法师派人来找我,一个半月来找我九次。我想这个法师倒是很诚意,我还有几个条件,这个道场、法师都接受,我这才去出家。出家之后受戒,受戒也是佛菩萨安排的,有人来找我:基隆八堵传戒,你要不要去?我没有钱,那个时候受戒要交钱的,不是免费的,我哪有那麼多钱!过了不到一个星期,就有人把受戒需要用的钱统统送来了,缘成熟了。什麼都是佛菩萨安排的,好!省心省事,不要自己操一点心。自己的心用在经教上,念念与佛相应,与佛的心相应,与佛的愿相应,与佛的行相应。这个相应的形象,就是第三句。「轮」是表圆满,圆满的相应,庄严装饰这个地区。
3,六道轮回 我是否能能往生
人死后有六道轮回,不是说你一定是再投胎做人,而是看你一生的善恶业力来发配往哪道。有来世就肯定有前世,但不确定在哪一道,只有靠自己今生去修行参透奥妙... 六道就是 生命总共有10种形式,从低到高分别是:地狱、鬼、畜牲、人、阿修罗、天人;罗汉、缘觉、菩萨、佛。其中前六种属于“三界”中,是轮回的。也就是说,三界内的灵魂要在六道中不停地轮回投胎转生,俗称“六道轮回”。在六道中,前三道被称为“三恶道”,一旦落入三恶道,将痛苦无边,很难超脱... 有智慧的聪明人应该有更高的志向,跳出三界,成为圣人,摆脱六道轮回。不生不死,生命永存。出家人修行的目的在于跳出六道轮回,当然,在家人通过修行,也能跳出六道轮回。 在这个痛苦无常的生命里面 我们一定要付予我生命的意义 这个意义就是什么 我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这个就是生命最高的意义 生命的目的是出离心 消灭轮迴的苦 各位 生命的本质就是就是轮迴 轮迴的本质就是苦哦 生命的最高最完美的形式是就学佛,成佛。人人都会往生,就不知善恶道而已。六道轮回现实就看的到,也并不一定到死后。样样寄望死后如何如何,于今日世界毫无用处,佛是教人把握当下的。六道轮回往生,这要看一个人的修行,也要看一个人的三世因缘!念佛功夫不在于口念,而是心中有佛,这就是不中断。真正念佛人在工作、应酬中,佛号也不中断。但是念出声音,人家讨厌,所以金刚持是最好的方法。口在念佛,但没有声音,就是「金刚持」。章嘉大师就是用这种方法,他接见任何客人,除了说话,他手上掐念珠没有中断,口里持咒也不中断,真正是二六时中不中断,这个难得!若我们能学习这种方式,既不干扰别人,自己功夫又保持永远不中断,真正是自利利他。
章嘉大师何以能做到心地清凉自在?因为他的念力永远不中断,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如果这一句佛号二六时中,除了睡觉停止念佛外,一醒过来,佛号就接续,没有不成就的。真能这样念下去,不必三年,可能六个月、或一年,你就会开悟。虽不是大悟,总是小悟,积小悟就成大悟,积大悟就大彻大悟,将来决定有把握自在往生。
印光大师法语: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4,既已悟道何谓出家
好心出家,總算是有了相當的覺悟。覺悟什麼?覺悟到生死輪迴的可怕,立志要在這一生中了生死、出輪迴,古大德所謂的「真為生死出家」。一個人若有了這樣的覺悟,他對人、對事、對物的心態,自然就與別人不一樣,不會再爭名逐利,也不會鉤心鬥角。為什麼呢?他知道那是輪迴業。一心為了生死、出三界,不是做不到的,「老實念佛」就能做到,我們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老實了?
出家,真正要講到抱著弘法利生的願望,有沒有障礙呢?障礙很多。一個道場裡,師兄弟、住眾那麼多,你一個人想出人頭地,別人嫉妒、障礙,總要把你踩下去。這一種嫉妒、障礙的嚴重性,從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就開始了,六群比丘就是嫉妒、障礙的一群。在《六祖壇經》裡,六祖惠能大師在獵人隊裡避難,隱藏了十五年,為什麼?就是為了避免別人的嫉妒、障礙。他們不能,也不希望你有成就。
為什麼出家人還有這樣心態呢?這就是波旬的子孫。佛在世時,經上不是記載得很清楚:「魔王波旬叫他的魔子魔孫,在末法時期統統出家,披上袈裟來破壞佛法。」或者就是這一類人。所以我們若是內心有這個念頭:別人比我們強,做弘法利生的事業,我嫉妒他,我要想辦法整他、阻止他。則自己就是魔王子孫,到佛門裡來專做破壞佛法的工作。如果有人真正發心走弘法利生的路子,我們生歡喜心,全心全力去幫助他、照顧他,這就是真正的佛子。所以我們自己出家了,到底是魔的子孫?是佛的子孫?自己一反省、一檢點就知道了。魔王子孫出家,果報將來必定在三惡道,因為他是障道的,不是弘道的。
所以真正發心弘法利生,一定要有善巧方便,那就是自己用功時,姿態要擺得很低,最好用功不要讓人發現。人家見不到的地方,我用功;人家見得到的地方,和光同塵,跟大家打成一片,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當人見不到的地方,自己認真努力。把名聞利養、貪、瞋、痴、慢、嫉妒、障礙統統放下。放下這些,即是放下六道輪迴,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淨土,勸人念佛,這就是往生成佛的路。
今天這個看不慣,明天那個看不慣,我們要明瞭,這是造輪迴業。世間的一切隨他去,自己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就正確了,連孔老夫子教學也是這個宗旨-人能夠盡本分。我們修學的本分是依據《無量壽經》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落實在生活中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善導大師說:「一切從真實心中作。」就對了。
章嘉大師教導我,我也在此轉贈給諸位:「學佛的人,一生任何事情都交給佛菩薩、交給護法神去安排。」自己什麼心都不操,這樣一來,心就清淨,就平等了。順境,是佛菩薩安排的;逆境,也是佛菩薩安排的。所以在順境裡沒有歡喜心,逆境裡不生煩惱。一切皆是佛菩薩至善的安排,歷事鍊心成就道業,哪裡會怨天尤人!
出家只是一种信道的一种形式,就跟信基督的要去参加礼拜一样。
5,如何随时随地的保持慈悲心 忍辱心呢
念佛功夫不在于口念,而是心中有佛,这就是不中断。真正念佛人在工作、应酬中,佛号也不中断。但是念出声音,人家讨厌,所以金刚持是最好的方法。口在念佛,但没有声音,就是「金刚持」。章嘉大师就是用这种方法,他接见任何客人,除了说话,他手上掐念珠没有中断,口里持咒也不中断,真正是二六时中不中断,这个难得!若我们能学习这种方式,既不干扰别人,自己功夫又保持永远不中断,真正是自利利他。
一个真正修行人,妄想、分别、执着会逐渐消融。换句话说,妄想、分别、执着天天减少,自性般若智慧就天天透露,你的道业就增长。妄想、分别、执着都是烦恼,烦恼少一分,智慧长一分,这是一定之理。我们的智慧不能增长,就是烦恼没有消除。譬如黑暗没有去除,光明怎么会现前?因此,我们要想开智慧,没有别的方法,就是消融烦恼而已。
用什么方法?诚心诚意去念佛。譬如,开口想批评人时,一句「阿弥陀佛」把批评的念头打下去。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起心动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把这些念头打下去,这是消除烦恼的方法。
禅家讲“做本分事”,“持平常心”,两句话是相通的,但是后一句对你的要求又提高了一步。因为虽然你做好了本分事,但你是否还能做到对你所做的事没有什么计较呢?你是否在意别人对你所做的事的赞扬或批评,是否会因为别人说风凉话心里就不高兴,别人说了好话有必要,就心里很舒服呢?做好本分事不等于就保持了平常心。平常心就是该做什么做什么,不动心,不起念。禅宗公案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个禅师“你平时修炼不修炼啊”,他说当然修炼了,又问:“你怎么修炼啊?”他说我是“饥来吃饭, 困来睡觉”。别人就纳闷,说你这也叫“修”吗?他说当然是修了,有多少人是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百般的思虑啊,睡的时候不好好睡,千般计较啊。本来很普通的一件事,吃饭睡觉,可是有很多人就是要想东想西,吃到好的心里就高兴,吃到差的,心里就埋怨。对于这些事你能不能不计较任何的好坏呢,用佛教里的话讲就是能不能做到“八风吹不动”。哪“八风”呢?利、衰、毁、誉、讥、称、苦、乐。 “利”就是顺利, “衰”就是衰落,“毁” “讥”就是毁谤你、讥讽你, “誉” “称”就是赞扬你、吹捧你。你做任何事情,在这种八种情况下都能不动心,那是需要很高的修养的。有时尽管你嘴上会说“这些事我都看穿了, 根本就不在乎”,可是我想当别人说你几句风凉话的时候,你可能心里就不太好受。别人要是吹捧你几句,你虽然表面上说“哪里哪里”,可是心里面可能在暗暗自喜。这也是人之常情,要想能克服这一点,必须禅修达到相当的境界才行。
我常常讲一个故事,宋代的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他对禅学有很深的造诣,他跟佛印禅师关系相当好,平时经常来往,他们一个住在江南,一个住在江北,有一次苏东坡坐船过江去看望佛印,恰好碰到佛印不在寺庙里,他就一个人在寺庙里转悠,看到大雄宝殿里的佛像十分庄严,他就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写完自己觉得很得意,就交给小和尚,说等你师父回来交给你师父看,然后他就走了。佛印回来看到这首诗,就提起笔来在上面题了两个字:放屁!就让这个小和尚给苏东坡送回去。苏东坡一看很纳闷,心里很不以为然,心想我写那么好的诗,居然给我的评价就是“放屁”两个字。所以他就马上坐船去找佛印禅师,要跟他辩辩理。见了佛印禅师,佛印就跟他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我这么一屁怎么就把你打的过江来了呢?所以你们看,苏东坡的佛学修养还是相当高的,对佛学的义理理解得也相当透彻,可是碰到这样具体的事,他就不能用一个平常心去对待。
大乘佛教讲“六度”,即从此岸世界渡到彼岸世界的六种修炼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个第三渡讲的忍辱,我们常常将它理解成忍受屈辱,比如别人打你、骂你你都能忍住,或者甚至像基督教里讲的那样,别人打你左脸,你要把右脸也送上去。其实佛教里讲的“忍辱”不只是忍受屈辱,你还要能不能忍住人家的吹捧。 “八风”里不仅有毁、讥,还有称、誉,对于别人的毁、讥,你可能忍住了,对于别人的称、誉你能不能也不为所动?
6,关于出家的问题希望耐心讲解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首先要纠察你的动机是什么,是不是为了众生而发心出家还是为了贪图别人的供养。这是初发心。那么没有出家之前我认为你首先要掌握学习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没有知识你会很疑惑的,并且出家并非是把头发剔了就是沙弥的,佛教的经典最起码也必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首先出家不分身份也不分种族和国籍。需要身份证复印件和户口证明等等,学历最低的也要中学,因为需要认识字来念经。我也是信佛的,我觉得现在在家你应该先把心定一定,出家固然是好事,但是你是不是要逃避着什么?还是真正的想出家或者脑袋一热想出家,有没有把握一辈子就是为了众生而牺牲自己。
965904801直接去苏州西园寺,那儿有个培训班,在那个培训班毕业后,直接就可以出家了你只要确定,真的确定要出家,不难!不要学历,只要你背过2时课就好办。不然就是出了家也很吃亏哦。所以先开始把最难的楞严咒背过再说吧如果您真的发心出家,佛门广大,无人不度,到哪都会欢喜地接受您的(出家没有学历和关系一说);为了慎重一些,您最好先选家二乘寺院,以居士身份住一个时期,体验一下出家人的生活,看看自己是否适应;同时,和师父相处一段,彼此增进了解,把出家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出家前解决掉,以免出家后徒增烦恼。
阿弥陀佛!
总之,出家是胜事,但一定量力而行,珍重珍重 。
以下的条件:
1.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健正面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 四肢齐全。(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5. 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6. 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指遭警方通缉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7. 年龄不小过7岁,不大于60岁。
8. 精神健全。(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双性人不可出家。)
10. 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虔诚,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父母许可,无婚姻恋爱关系。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可以拜一个比丘,则拜比丘为剃度师,定期在佛前举行剃度仪式,即剃去须发,以僧装更换世俗服装,去俗姓,改姓释,并由师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与法号。并按规定发给度牒。然后经过短期修学,求受十戒,这就成为沙弥或沙弥尼。沙弥是根据古代印度语音译的,意义是“息恶行善”者。取得了沙弥或沙弥尼的资格,即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补者。(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
出家条件:
1、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六根具足,无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赌博等。
2、年龄在17--60岁之间,而且父母同意。
3、无法律纠纷,无负债,无婚姻关系。
4、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即可,当然越高越好,但文化高不一定是好事,如果过于注重文字往往对修行不利,成为所知障。
5、欲出家者可以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健正面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有认识人和介绍人最好。
6、到寺院后要一切按照寺院的要求去做,放下世间一切娱乐设施,进入考验阶段,
7、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识。无犯罪记录,无精神疾病即可。
好心出家,總算是有了相當的覺悟。覺悟什麼?覺悟到生死輪迴的可怕,立志要在這一生中了生死、出輪迴,古大德所謂的「真為生死出家」。一個人若有了這樣的覺悟,他對人、對事、對物的心態,自然就與別人不一樣,不會再爭名逐利,也不會鉤心鬥角。為什麼呢?他知道那是輪迴業。一心為了生死、出三界,不是做不到的,「老實念佛」就能做到,我們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老實了?
出家,真正要講到抱著弘法利生的願望,有沒有障礙呢?障礙很多。一個道場裡,師兄弟、住眾那麼多,你一個人想出人頭地,別人嫉妒、障礙,總要把你踩下去。這一種嫉妒、障礙的嚴重性,從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就開始了,六群比丘就是嫉妒、障礙的一群。在《六祖壇經》裡,六祖惠能大師在獵人隊裡避難,隱藏了十五年,為什麼?就是為了避免別人的嫉妒、障礙。他們不能,也不希望你有成就。
為什麼出家人還有這樣心態呢?這就是波旬的子孫。佛在世時,經上不是記載得很清楚:「魔王波旬叫他的魔子魔孫,在末法時期統統出家,披上袈裟來破壞佛法。」或者就是這一類人。所以我們若是內心有這個念頭:別人比我們強,做弘法利生的事業,我嫉妒他,我要想辦法整他、阻止他。則自己就是魔王子孫,到佛門裡來專做破壞佛法的工作。如果有人真正發心走弘法利生的路子,我們生歡喜心,全心全力去幫助他、照顧他,這就是真正的佛子。所以我們自己出家了,到底是魔的子孫?是佛的子孫?自己一反省、一檢點就知道了。魔王子孫出家,果報將來必定在三惡道,因為他是障道的,不是弘道的。
所以真正發心弘法利生,一定要有善巧方便,那就是自己用功時,姿態要擺得很低,最好用功不要讓人發現。人家見不到的地方,我用功;人家見得到的地方,和光同塵,跟大家打成一片,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當人見不到的地方,自己認真努力。把名聞利養、貪、瞋、痴、慢、嫉妒、障礙統統放下。放下這些,即是放下六道輪迴,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淨土,勸人念佛,這就是往生成佛的路。
今天這個看不慣,明天那個看不慣,我們要明瞭,這是造輪迴業。世間的一切隨他去,自己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就正確了,連孔老夫子教學也是這個宗旨-人能夠盡本分。我們修學的本分是依據《無量壽經》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落實在生活中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善導大師說:「一切從真實心中作。」就對了。
章嘉大師教導我,我也在此轉贈給諸位:「學佛的人,一生任何事情都交給佛菩薩、交給護法神去安排。」自己什麼心都不操,這樣一來,心就清淨,就平等了。順境,是佛菩薩安排的;逆境,也是佛菩薩安排的。所以在順境裡沒有歡喜心,逆境裡不生煩惱。一切皆是佛菩薩至善的安排,歷事鍊心成就道業,哪裡會怨天尤人!
佛非佛,道非道,善恶在人心,嗯,现在很多东西都变味了,和尚自救都很难,跟别说度人了,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先把人该干的事做好吧,孝顺好父母,照顾好妻儿,自己修心养性,戒除欲望,在常人社会中能够懂得放任自然,再多行善,不为恶,你离成佛成道就不远了,那时你不去找佛法,佛法也会来找你,祝你早日得法。
文章TAG:
章嘉大师 在这个世间我们干什么事情福报最大
大家都在看
-
死人身上为什么会长蛆,为什么尸体会长蛆
2022-08-20
-
丧事祭帐怎么写,白事礼簿抬头怎么写合适
2022-07-23
-
怎么对付坏对门邻居,如何对付楼下恶邻居
2022-06-22
-
怜指哪个生肖,哪个生肖叫人怜
2022-10-06
-
聪明灵活哪些生肖,哪个生肖最灵活
2022-08-26
-
哭丧怎么哭喊点啥,农村有职业哭丧的
2022-06-22
-
正月十五为什么要放灯,正月十五为什么要打灯笼
2022-10-06
-
棺材红是什么颜色,老人的棺材里面是什么颜色
2022-04-24
-
女人为什么不适合当官,为什么古代不让女性当官
2022-10-01
-
经常迷路是怎么回事,做梦总是梦到迷路怎么回事
2022-07-28
-
去世老人托梦 怎么办,人在去世前后
2022-07-15
-
如何分辨羊的年龄,如何鉴定山羊的年龄
2022-07-30
-
今年的二月是多少天,为什么今年的二月有30天
2022-09-10
-
人的磁场是多少,人是有磁场的吗
2022-07-29
-
脸皮厚的人性格怎么样,面对脸皮特别厚的人
202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