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二人每日合作,属于长期固定主顾。书中写道:这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一个卖挂的先生。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无独有偶,观音菩萨恰好也有养金色鲤鱼的爱好,如今不少观音圣像中都会出现金色鲤鱼的身影。小说第四十九回,孙悟空等人来到通天河,遇到了灵感大王,其真身就是观音菩萨莲花池里养的金鱼:菩萨道:他本是我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
每日浮头听经,修成手段。除了二人之外,在《西游记》中,再没有其他神仙、妖怪或者凡人对金色鲤鱼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如此高度一致的兴趣爱好,让人不得不怀疑二者实际是乃是同一个人。第三,二者使命目的一致袁守诚之所以会出现在长安西门大街上,名义上是在给老百姓算挂,实际上他服务的对象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泾河上的渔翁张稍。
二人每日合作,从未间断。之所以如此,为的就是让张稍可以打到更多的鱼虾,进而惊动泾河龙王。并借机除掉他,为唐太宗游地府、举办水陆大会做铺垫,最后促成西天取经计划。因此,当这一切都完成的时候,这位神秘的袁守诚便再也没有出现在长安西门大街上。而观音菩萨此次前往长安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寻找合适的取经人选,确保西天取经计划顺利实施。
这一任务能否圆满完成,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为西天取经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因此观音假扮成袁守诚,伺机除掉泾河龙王,并故意让他去向唐太宗求情,进而引出唐太宗超度亡灵的需求,最终让西天取经变成合理、合规、合法的官方行为。书中还有一个细节可以佐证这一点。泾河龙王被砍头之后,曾经去找唐太宗讨要说法,正当二人在梦中挣得不可开交之际,观音菩萨及时出现并赶走了泾河龙王的魂魄,书中写道:正在那难分难解之时,只见正南上香云缭绕,彩雾飘飘,有一个女真人上前,将杨柳枝用手一摆,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
……那龙径到阴司地狱具告不题。观音将泾河龙王赶走之后,泾河龙王便到地府告状去了,并很快被十殿冥王安排投胎。期间并没有机会再次扰乱唐太宗,但唐太宗并没有得到安宁,每日夜里都会有邪崇找上门来,无奈只能让尉迟恭和秦叔宝充当门神站岗。即便如此,他身体却每况愈下,不久便与世长辞了。那到底是谁每夜扰乱唐太宗,并让他有机会去地府走一圈呢?毫无疑问是观音菩萨,因为只有她是该事件的利益相关者。
她之所以赶走泾河龙王自己亲自上阵,就是担心泾河龙王达不到让唐太宗游地府的目的,还是自己亲自参与来的更稳妥一些。综上所述,结合袁守诚的活动范围、兴趣爱好以及在全书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他的真实身份其实就是观音菩萨。整个故事中,袁守诚摆摊算挂、泾河龙王被斩、太宗游地府都是观音菩萨一首策划并实施的。对此,书中还有暗示,当唐太宗游览地府结束准备还阳时,那尾标志性的金色鲤鱼又出现了:马行如箭,早到了渭水河边,只见那水面上有一对金色鲤鱼在河里翻波跳斗。
运去金如铁,时来铁似金。运气真的这么重要吗?
不能不说,运气是客观存在的,是冥冥中早以预定的天意,是决定一个人一生走向的隐形力量,无论是走好运还是走坏运,每个人都无法抗拒。远者诸葛武候,名震古今,天纵奇才,具经天纬地之能,一生以扶蜀灭魏为己任,可惜他运气不好,天意不助,至劳师动众六出祁山徒劳无功。特别是在上方谷,布下弥天陷井,好不容易诱奸诈诡滑同样也是智计百出的老对手司马懿上钩,眼看司马父子即将葬身火海,这个灭魏过程中最大的挡碍即将扫除,蜀汉复兴在望之际,突然天降滂沱大雨,既浇灭了司马父子身遭围困之火,也既灭了诸葛臣相心中最后一点灭魏的希望之火,其无奈与沮丧是旁人无法理解的,他只能发出"天不灭曹"的仰天浩叹。
眼看大功即将告成,可上天不助之,致使其万担功劳一场空,其运气之差可想而知。 近世如绝顶天才特斯拉,其无数的发明创造对今天的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可是他也是运气不好,遭美国政府的无视或者说歧视,至使他贡献巨大而所获极少,等等。虽说一个人一辈子的运气是好是坏不可预知,但并不等于不要努力,只要坐等好运降临就行了,所谓"万般都是命,半点不由人"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它使人变成了命运的奴隶,从而不去努力拼搏奋斗。
文章TAG:落塘 运是 二十四节气 算命 书画 算命中的落塘运是什么 古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