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相美和皮相美,其实不能孤立的去看。【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骨相清奇为贵,体肥肉丰为轻”,书法如何写出骨相美,一句话——要学会王羲之的“骨法用笔”,她的骨相就属于耐老型选手,活成俞飞鸿这样,几岁还有关系吗~耐老,是骨相美的第二条标准。

1、如何让书法具有骨相美?

如何让书法具有骨相美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骨相清奇为贵,体肥肉丰为轻”,书法如何写出骨相美,一句话——要学会王羲之的“骨法用笔”。字如人,骨法用笔则多体现内在筋骨,仿佛把多余的血肉都剔除掉了,留下最本质的东西,“骨法用笔”专门理解呢?魏晋时人以瘦为美,在“秀骨清像”的外形审美要求以外,尤其强调内在的精气神与风骨。

用到书法上来讲,操笔如操手术刀,运笔之中多以锋尖杀纸,形成刚健劲挺、瘦硬通神的笔画,体现在字上,不是柔媚丰盈、棉如墨猪,而是遒劲清瘦、精神矍铄,举例来看,图一《晋·王羲之·奉橘帖》“百”字就是骨法用笔,而图二《宋·吴说·合中帖》“百”字则看不出风骨。再如图三《晋·王羲之·何如帖》“白”字也是骨法用笔,特别是右边转折处能体现,而图四、图五《宋·苏轼·赤壁赋》中“白”字就写的体态丰盈,略显微胖了,

王羲之老师卫夫人在《笔阵图》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书法家用骨字来概括笔力,崇尚多骨的书法力的美,最后再来看一例,让大家看的更清楚一点:《晋·王羲之·集王字圣教序》受字:《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前者是骨法用笔,后者是裹锋(骨肉一体)。

2、一个人漂亮是看骨相还是面相?

一个人漂亮是看骨相还是面相

放眼去判断一个人漂亮不漂亮,以骨相为主,面相为辅,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吗?远看婀娜多姿,近看满脸坑凹,就是这个道理吗?这里的“婀娜多姿”,指的就是骨相,骨架匀称的人站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显得漂亮。“满脸坑凹”,其实讲的也是骨相,脸上的骨架不对称的话,再好的皮肤也装饰不出一张漂亮的脸相来,比如,四肢长得匀称的人,展现出的骨相就漂亮;但凡过度肥胖和干瘦的人,骨相是不会漂亮的。

另外,人拥有了一副好的身子骨还不算完美,得看脸上的骨骼长得怎么样,如果人的前额骨、眉骨凸出,眼睛就会深陷,如两只黑洞令人感到恐怖。脸上的颧骨凸出,就会显得脸上无肉,成了“刀削”脸,这种脸相,一般人是很忌讳的,女人拥有了这种脸相,往往会克夫;男人拥有了这种脸相,也会克妻,甚至是凶神恶煞的主。人拥有了匀称的骨相,就好比一栋钢筋水泥房一样,光有架子而不装饰,也是不受看的,

3、如何判断骨相美还是皮相美?

网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美人在骨不在皮”。乍一看好像很有道理,其实不然,骨相美和皮相美,其实不能孤立的去看。因为骨和皮,是相互依存而存在的,无法完全分离,比如李嘉欣巅峰时期的颜值,你觉得是骨相美还是皮相美呢?若说是骨相更美,这浓密的秀发、浓黑的眉毛、水汪汪的大眼睛、白嫩细腻的肌肤,难道皮相不美吗?若说是皮相更美,那这深邃的眼眸,不是隆起的眉骨和深邃的眼窝,以及高挺的鼻梁所带来的欧式立体感吗?当然,李嘉欣本就是一个皮相骨相俱佳的大美人。

说到这里,不知道你是否理解了骨相美和皮相美的定义,什么是骨相之美?简单的说,头骨的形状,眉骨眼窝颧骨下颌骨等骨头构成的美感,就属于骨相美。比如著名的电影脸章子怡,公认的骨相一流,头包脸,脸型流畅,面中部虽然不太饱满,却因为轻微的颧骨外扩挂得住皮肉,加上标准的三庭五眼,耐看度一流。耐看,是骨相美的第一条标准,

俞飞鸿年轻的时候是比较大气端庄的脸型,本身腮帮骨骼略偏方形,高颧骨让她年纪轻轻就有了成熟硬朗的气息。随着年岁增长,脂肪和骨骼流失,目测也加上调整了咬肌,现在的脸型偏长,越发显现成熟魅力,她的骨相就属于耐老型选手,活成俞飞鸿这样,几岁还有关系吗~耐老,是骨相美的第二条标准,什么是皮相之美?皮相美,是除骨相以外的部分,比如肌肤、脂肪、肌肉走向等等,构成了皮相美。


文章TAG:看骨  骨相美  书法  如何看骨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