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容易巴到收割,完租纳税之外,剩不下一丁点儿。万一碰上水旱虫蝗灾荒,全家着急,毫无办法。可是国家的赋税全是农民出的,当差作工也是农民的事……”他努力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杀官吏杀豪强,甚至鼓励农民扭送贪官污吏赴京。朱元璋经常满口“淮右布衣”、“江左布衣”、“起自田亩”、“出身微寒”一类的字眼。表面看不忘本,其实自有深层心理因素。
他可以自称“布衣”,但要是谁真敢称他布衣,估计连姥姥家都不能活。 大脚马娘娘的出身也比较低贱,在那个时代,女子都应该不出闺门,在家裹小脚,而马娘娘却天足一双,在当时看来是没有教养的表现,可却被朱元璋娶进了门,足见当时他俩的地位出身差不多。金陵百姓喜欢侮弄人,有一年元宵节观灯,有个灯上画了一个妇人伸着两只大脚,怀里抱着个西瓜。
朱元璋勃然大怒,喝问是谁画的,没人敢承认,结果那一巷子的人都被杀了。 因为同病相怜的缘故,朱元璋在历代帝王里最崇拜刘邦。刘邦杀功臣,他杀得更凶;刘邦分封子弟,他分封得更多;刘邦对父老乡亲不错,他不错得更厉害(凤阳一直免税到明朝灭亡)。在中国所有创建大一统帝国的开国皇帝中,只有这两个人是平民出身,其他人则基本上是以豪门世族起家。
老和尚为什么自称老衲?衲是什么意思?
说起老衲,很多人耳熟,指的就是老和尚嘛。如果再细问:为什么叫老和尚为老衲?老衲又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就回答不上来了。那年,我和爸妈去湛山寺游览。我只顾贪耍,不小心撞在和尚怀里。和尚不但不发火,还忙问:“伤着了没有?”我摇摇头,表示没伤着。和尚接着双手合十念道:“老衲失礼了。善哉!善哉!”和尚走后,我问爸妈:“老衲是啥意思?”爸妈相互看了一眼,回答说:“就是老和尚呗!”看来我爸妈也不知道。
从此,我经常琢磨着这事。后来,我看古代小说,经常看到“鄙人”、“卑人”等等类似的词。在现实生活中,也遇见过文人与第一次见面的人称自己为“卑人”什么的。无形中,我联想起“老衲”这个词来了,顿时,似乎恍然大悟:原来老衲是个谦词啊!是带有礼节性的、表示自谦的词。当时,心里很激动。当我冷静下来之后又琢磨,和尚们为什么不称之为“卑人”或者“鄙人”呢?而要称“老衲”呢?这的确是个问题。
出于好奇,我查了查有关资料,才知道,原来“老衲”是僧人的专用词。“衲”是名词,专指僧徒衣服。这种衣服是由许多碎布补缀而成的。可见“衲”具有名词和动词共同使用的用法,当名词用,专指和尚,当动词用,是“衲衣”,是用许多碎布补缀而成的衣服。可是,在道教中就有“衲”之说,例如“身披百衲伏魔衣”,这里的“衲”指的就是“老衲”。
而和尚是佛教,自称“贫僧”。那么,为什么和尚不叫“贫僧”而叫“老衲”了呢?佛教,是在东汉汉明帝刘庄时(公元67年)传入中国的。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是由汉明帝派去迎接的人陪同下,来到了我国洛阳传教的。这两位僧人,带着经书和佛像,开始翻译了一部分的佛经。汉明帝见状,就地建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
我国时兴道教。佛道两家在一起谈经论道,相互融洽,相互影响。佛家自称“贫僧”,道家自称“老衲”,随着时间推移,佛家随乡入俗,处于礼节,也自称为“老衲”了,久而久之,佛道两家,在礼节上有不分家的感觉,和尚在使用“老衲”这个词时,往往与“贫僧”相联系。“贫僧”是歉意,时间久了,“老衲”也有了自谦的寓意了,最终,“老衲”成了和尚的专用词了。
现在可以确定了。“老衲”所指的就是和尚,虽然其称谓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衍化,但已证明:“老衲”是指和尚所穿的,用许多碎布补缀而成的衣服。在与人交流时,和尚使用“老衲”这个词,是一种涵养、素质较高的修行,其中还带有礼节性的自谦之意。综上所述:老和尚自称“老衲”,不仅仅是老和尚,年轻和尚也使用“老衲”这个词了,因为,使用“老衲”这个词,既能看到自己所穿的衣服,又能说明自己的身份,还能表达自己带有礼节性的自歉。
文章TAG:和尚 一词 本来 和尚本来意思是什么意思 和尚一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