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等等。清明少墓分前后,清明前扫墓表示人丁兴旺,有后代都会赶在清明前或清明当天扫墓。
1、为什么清明都要上坟?
先说清明节为什么要上坟?清明节又谓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即就是冬至后的第105天,也就是寒食节。民间寒食节也叫“禁烟节”,这一天忌烟火而食凉食,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从周朝开始,敬祖、敬天地鬼神是一样重要的事情,因此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在一起,帝王将相有清明节祭叩先祖之礼,民间也效仿其行为,久而久之,扫墓祭祖也就成为清明节的习俗而沿习至今。
再说上坟的意义:缅怀先祖,中国人自古孝义当先,人不孝无以立。上坟是祭奠先人行自己孝心的一种表现,以此表达感恩之情,体现血脉相连的传承和责任,一种感恩。你来自父母,父母来自祖父母,依次类推,祖祖辈辈,总会有根,总归有源。开枝散叶,枝繁叶茂,能扎向大地的根却只有一处,生者寻根,叶落归根,其实就是在感恩。铭记历史,
2、清明祭祖,坟墓上长植物是否要清理?
我是天津人,就把我们家鄉的清明祭祖做法说说吧。历来清明祭祖的形式和进行程序都和家庭的贫富直接相关,这种现象普遍,今天也是这样,祖宗留下的规据是,清明节包括三个内容,即上坟,祭祖和吃寒食。上坟也叫填坟,就是在清明前的三两天,这个坟地的所有后代子孙从各自的住地来到祖宗坟地的这个地方,对祖坟墓地进行整理和修鄯,整理环境,修整坟头封土,修整坟莹的石刻等设施,坟塋地内不能有垃圾,使修整后坟塋地达到尽量的整齐肃穆,
坟塋地的树木是有规定的位置的,所以坟头上和不合适的地方是不能长树木的,对于新生的小树一律拔掉;有些树种是不能在坟塋地生长的,坟塋地里常见的树木有松柏,杜梨树。我家的坟塋地里就长有三十多棵杜梨树,坟地里的草种类也是有讲究的,一般都是低株的草种,常见的是三菱草、蓼花草、鸭子草,特别是鸭子草在春天晚些时候就开满血青色的鸭子花,散发清香,我们家的坟地里就长的是鸭子草花。
如果坟丘上或塋地长出特殊的草应该拨掉铲除,清明节的早饭后家人们挑上担子,一头儿是满萝筐的美食供品,一头儿是饭桌子,人们抱着纸香和挂纸,一族清明祭祖的人群。到了坟地放平桌案,摆放供品,点燃香纸,人们肃立供桌前呼爹喊娘、老祖宗少祖宗安息,保佑晚辈们平安,三躹躬,中午回家的丰盛午饭也就是演变到今天所谓的“吃寒食”了吧,实际上这也就是同一个祖宗的后人们,从四面八方来故里寻根问祖,是一脉家族的亲情相见。
3、清明节,老人说“清明当天不烧纸”,为什么有这个说法?
按当地风俗,清明扫墓(当地叫挂坟,也就是在坟头插根树条,挂上几片纸钱),清明少墓分前后,清明前扫墓表示人丁兴旺,有后代都会赶在清明前或清明当天扫墓。过了清明就不会再去扫墓,说清明不烧纸钱,在我们这个地方没这个风俗,以前每到清明扫墓,除了坟头挂纸,还会烧不少纸钱,坟前香火很旺,蜡烛通明,燃放边炮。现在基本改变这种习熟,绝大多数人扫墓以插花代替,纸钱,蜡烛,香也不再点燃,纸钱摆在坟上,再插上香和蜡烛,
4、又到了清明时节,回农村老家上坟应注意哪些事情?
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缅怀先人,礼敬祖宗的重要意义,扫墓是必不可少的,扫墓有一些禁忌和避讳,有些禁忌稍不注意,就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下面说说清明扫墓注意的一些禁忌:一,孕妇最好避免清明节扫墓活动,清明节人多拥挤,影响胎儿和孕妇的健康,二,不要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参加扫墓,这样对祖宗先人不尊。
三,外人不要参与扫墓,别人是祭祀自家祖宗先人,外人最好别参与,毕竟不是一家人,四,不可找人替扫墓,有些人在外工作不能回来扫墓,只要你有这份缅怀先人的心就行了。五,坟头草要修整,如坟头长草了,或树枝木头类杂物,一定要清理干净,六,不要在墓地嬉笑怒骂,非议先人,扫幕时要庄严肃穆,七,不可在扫墓时照相,要心怀敬意,专心谨慎。
文章TAG:上坟 清明 清明上坟为什么要挂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