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姓氏便开始合而为一。清.张澍〈姓氏寻源〉记载古姓氏有5129个,《再谈姓氏的来源》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而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中国人最早的姓氏是上古八大姓,分别有姬、姜、姒、嬴、妘、妫、姚、姞。

1、中国最早的姓氏是什么?

中国最早的姓氏是什么

中国姓的由来已久,在传说的三皇五帝之前就有了姓。据传说,姓的起源最早来源于原始人民的图腾崇拜,在这些原始人民的大大小小的部落中,往往姓就是祖先的名字或是部落图腾的称呼,最后演变成一个部落共有的姓,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姒、姬、娲、婢、妊、妃、好、姜、姚、赢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也许就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姓氏在最早期,其‘姓’与‘氏’有着不同的意义,‘姓’如字面所示,是指女人生的子女,原义是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子女就是同姓。随着社会由母系发展成父系社会,姓则由随母姓转为随父亲,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由于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而开始分散居各处后,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会保留姓以外,还往往以生地、居住地、封国、封地、官职等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在当时一个家族的姓是永恒的,而氏却会时常变化。中国人最早的姓氏是上古八大姓,分别有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另一说:姬、姜、姒、嬴、妘、妫、姚、妊。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

2、中国有哪些古姓氏?有什么来源?

与朋友初次见面,握手寒暄后要请教朋友的尊姓大名,国人重姓氏,关于姓氏的学问颇大,也非常的繁杂,今天浅谈一下关于“姓氏”的问题,《姓与氏的区别》在战国以前,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姓用来别婚姻,氏用以别贵贱,而到了先秦时期,女子称姓,男子称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姓氏便开始合而为一,所以姓氏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是有明显的区别。

因此最早的姓,大都从「女」部,如:姜,姚,嬴姓等,后来由于父权当道,而有氏的产生。所以氏是在姓之后,但母系社会的影响还存在,一直到春秋战国后才逐渐消失,《关于历代的姓的繁衍》1.据〈春秋〉一书整理出的古姓有22个姓。2.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学者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中整理出59个古姓,

3.北宋以后作为儿童识字的〈百家姓〉,共收入504个姓氏,其中单姓共有344,复姓60个。4.明代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据当时户部的户籍资料编成〈皇明千家姓〉,收有1968个姓氏,5.清康熙时亲自审定〈御制百家姓〉。6.清.张澍〈姓氏寻源〉记载古姓氏有5129个,《再谈姓氏的来源》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而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

今推究姓氏的来源,大致如下:(1)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赢等姓(2)以祖先族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3)以以封国为姓,如齐、楚、燕、秦、韩、赵、魏,(4)以职官为姓。司徒、司马、司空、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孙等,(5)以居地的邑名为姓。


文章TAG:姓氏  称呼  古人  中国古人如何称呼姓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