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所述“好念经”与“会念经”应该算异曲同工吧,只是“好念经”多了层意思,在这段句子里面,“好”的词性除了形容词,还应该有个词性是“助动词”,当词性是形容词时,与会念经一样,可以理解为,外来的和尚能念好经;当词性是助动词时,“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就成了“要念经”,“该念经”或“得念经”了。
1、为什么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看到这个问题时,我记得还有种说法“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本题所述“好念经”与“会念经”应该算异曲同工吧,只是“好念经”多了层意思,在这段句子里面,“好”的词性除了形容词,还应该有个词性是“助动词”,当词性是形容词时,与会念经一样,可以理解为,外来的和尚能念好经;当词性是助动词时,“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就成了“要念经”,“该念经”或“得念经”了,
说到这里,对于这段话的理解可以分为两点,1,区域层面的不同,外来的和尚带来了新的理念,这个解释也适合去外国的中国和尚;2,为外来的和尚提供合适的念经环境,“他得”,“他要”或者“他该”念经了,这个解释同样也适合在外国的中国和尚老漁以为,国内的和尚其实也是很有水平的,如“三个和尚没水喝”是在考验僧人悟禅时的定力;“两个和尚抬水喝”赞扬了僧人间的协调性;“一个和尚挑水喝”说明了出家人的艰辛。
2、寺庙念经为什么听不清楚?
这个听不清是自然的,一个不接触佛教的人听清楚了那是不可思议,我曾在寺庙里做义工,每天参加早晚课诵经,因为我是新来的,需要对着早晚课本念,师兄们则是空手背。即使是这种情况,我看的速度还跟不上他们背的速度,几分钟后就不知道他们诵到哪个地方了,经文里有很多生僻字,连一起也看不出是什么意思,应该只是音译字,如果连意思都不明白,又如何听得懂,听得清楚。
其实就像我们听歌,有时也听不出歌词,何况歌词的意思要比经文浅显得多,我在寺庙二十多天,反正到最后也没完整地诵一遍早晚课,只是速度能跟上,不再是听天书。这可能与我不够虔诚有关吧,因为我的初心就是体验一下青灯古佛的生活,才到寺院去做义工,而那些师兄都是居士,白发苍苍,能熟练快速的背诵长达一个小时的经文,其中还有人不识字,这份虔诚令人敬佩。
可是,我个人的看法就是,会背经文是好事,但是不知其义也不行,其行为举止总显不足,某些师兄们对佛虔诚,对出家师父们恭敬,偏偏少了对其他人的友善,这种现象不只是在这家寺院看到,后来去的两家寺院也有此种现象。想来想去,就是光会背经文,不懂经文的义理,未修心修德,比如一次,我和另一位义工在吃早餐,坐我们前面的一位居士大约是嫌我们吃得慢,回过头就骂:“你们义工就是来干活的,不是来享受的,还不快点吃完了去干活。
文章TAG:念经 外来 和尚 为什么念经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