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是海南的原住民族,几千年来,黎族同胞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浓郁的民族文化,例如,黎族的三月三、黎族的贝壳麻将、黎锦、黎族陶艺等等,这些是几千年沉淀下来的黎族文化;海南汉族都是从江浙、福建、广东、广西和湖南迁移而来,主要的特色文化在清朝之前形成,最具代表性的是“军期”。
1、海南有哪些特色文化和节日?
说到海南的特色文化和节日,最具代表性的是黎族的“三月三”和当地汉族的“军期”。黎族是海南的原住民族,几千年来,黎族同胞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浓郁的民族文化,例如,黎族的三月三、黎族的贝壳麻将、黎锦、黎族陶艺等等,这些是几千年沉淀下来的黎族文化;海南汉族都是从江浙、福建、广东、广西和湖南迁移而来,主要的特色文化在清朝之前形成,最具代表性的是“军期”,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很多人都介绍了海南黎族的三月三、黎锦了,我现在就着重介绍一下鲜为人知的黎族贝壳麻将、黎族陶艺和汉族的“军期”。一、贝壳麻将,这种麻将是海南黎族特有的麻将,是一种海南渔民的传统文化,在万宁和陵水的海边曾经流传这样的贝壳麻将,但现在年轻人几乎不玩了,面临着传统文化的流失,贝壳麻将其实就是在一种被当地人称为‘血螺’的壳里用墨水写上一到九的大写阿拉伯数字,每个数字有6张牌,总共是54张牌。
“贝壳牌”的玩法和麻将的玩法差不多,牌也是要凑对,但是比麻将玩法简单,每人抓8个贝壳,庄家出牌抓9个,一二三是一对,四五六是一对,七八九是一对,不能凑三四五和六七八,可以吃和可以碰,两个一样的当“眼睛”,不能凑成对的牌要丢出去不能留着,不要“翻”也没有连庄,4个玩家轮流当庄,贝壳麻将玩法比传统麻将简单,但乐趣并不亚于玩传统麻将,聚简单性、趣味性于一体。
二、黎族的陶艺,黎族是海南原住民族,有着黎族陶艺,和黎锦一样,但黎族陶艺没有黎锦那么有名而已,据说,海南的黎族陶艺是传女不传男,所以,在黎族都是女人学陶艺。海南黎族女人制陶不为卖钱,而是去别村换取稻谷、番薯等物,我曾经在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见过黎族妇女制作陶艺,在烘烤陶艺时,那些妇女围在火边载歌载舞,过程真的很奇特和壮观。
对于黎族的陶艺,我倍感遗憾海南没有深入挖掘这个传统的文化,烘烤陶艺的特殊过程没有形成旅游项目,三、海南汉族的“军期”。海南的汉族都是从江浙、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搬迁而来,有着浓浓的中原文化,但海南一个特殊的节日——军期,却是外省所没有,据说这个军期是隋朝时期就有了,是谯国夫人冼夫人带兵到海南平乱时留下,至今已经1000多年历史了,
像我的祖先是清朝从福建搬迁到海南,就没有军期。海南的军期也叫军坡,据说是当年冼夫人征兵去平乱时,被征者的家里人备了厚酒钱行,村人来送行,后来,一些去打战回来的人带回了穿杖、过火等,慢慢就形成了神秘而奇特的军期了,也因为各村的征兵时间不一样,各地的军期也不一样,在过军期时,家里来的客人越多,这个家就越有威望。
2、黎族有什么自己的民族特色?
载歌载舞,热情好客!房车生活家用户@恩铭行摄记的海南房车游来到海南保亭的黎族部落,有幸观赏到大型原生态黎苗歌舞《槟榔·古韵》,别致的舞台被茂盛的大叔簇拥着,青年们对歌于此,节日的庆典也举行于此······舞台上水车悠悠。置身于原生态大舞台,宛然如回到了那古老的村落,恨不得自己化身为身姿曼妙的少女翩翩起舞,亦或是身手矫健的青年攀上高耸入云的槟榔树,
话不多说,快随北电导演系学生恩铭的海南房车旅行日记去一探究竟吧!黎家小吃,别具匠心!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最特别最原汁原味的黎家小吃,黄姜饭、竹筒饭、山栏酒、糯米糕。“笨拙”的手作传递坚韧态度!旅行中让恩铭最难忘就是跟谭老师学习制作藤编,这是一次特别的藤编技艺学习之旅,恩铭很荣幸认识了非遗传承人谭桂民老师,谭老师制作藤编已经近半个世纪,在高效近乎一种能力标榜的年代,她仍然选择用”最笨拙’的手作方式,来传递黎族文化坚韧守一的态度。
文章TAG:文化 黎族 独特性 节日 海南 黎族文化有哪些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