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扫墓祭祀祖宗要注意哪些呢。清明去山里农村扫墓,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土葬的坟墓,埋一个土堆)为什么要添土呢,清明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后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气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农谚有“清明前五天不早,清明后五天不晚”的说法,意思是说高粱要在清明前后种植,提前五天种不早,之后5天种也不晚。

1、清明为什么要给坟填土?

清明为什么要给坟填土

又是一年春来到,清明节不远了。农村留下来的风俗习惯,是清明节这天,世人要给去逝先人的坟墓添土,(土葬的坟墓,埋一个土堆)为什么要添土呢?长辈人讲啊,这是在给先人修缮房屋呢。因为清明节以后天气热了,雨水就多了,怕他(她)们的房子漏水。为什么是添土而不是别的什么方式呢?就是因为啊,世人住的房屋(北方地区)是土房顶的,到春天都要往屋顶上添一些土来修一下,

2、清明扫墓有哪些注意事项?

清明扫墓有哪些注意事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是个多雨的时节,既使“泡汤”也要去扫墓的,这是中华民族的古代习俗,那么,在扫墓祭祀祖宗要注意哪些呢?其一,尽量不要年龄大、身体且不好的老人,不要他们参与,以免摔伤。其二,孕妇不宜扫墓,因墓地阴气较重,不适宜孕妇的体质,由于人迷信,容易使孕妇产生心理隐影。而且孕妇行动也不太方便,墓地大多在偏远地区,孕妇参与扫墓,也容易导致身体不适,

3、清明去农村山里扫墓,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清明去山里农村扫墓,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总结起来,主要有下面几个问题需引起注意。首先注意的是防火,春季北方气候干燥,虽然树木己开始发芽,但地上的干草树枝以及干了的庄稼秸秆很多,山区的树木又多,再加上清明期间经常刮风,易引起火灾。我们这里的习俗是,清明前十天都可上坟,昨天我回家上坟就见到了这样的一件事,一位村里上坟时,由于坟就在山脚下,他烧纸时不慎就坟上的枯草燃着,随着风火越烧越旺,他急忙用铁锹灭火,但火一时间就扩散开来,把山场也燃着了,他清楚会被处罚,无奈只得自己主动报了案,乡里的救火队和村民来了才将火扑灭,他虽然主动报了案,没被拘留也被罚了款,

清明时间,乡政府以及村委都会有专人巡逻和站岗,一旦发现火情,当事人是会被拘留和罚款的,造成重大损失还有可能负刑事责任。所以现在村民上坟会非常注意防火,一般都带上铁锹,当烧完纸后,会用土将纸灰掩没掉,清明节回家上坟,不要只给自己的已去世的父母烧纸,也要按传统习惯,给祖父曾祖父以及更老的祖宗坟上烧纸,还要给同族的已去世的前辈坟上烧纸。

除此之外,还应到已去世外祖父外祖母坟头上烧纸,在农村是非常重视这些的,如做的不周,很可能影响亲戚间以及家族间的亲情。清明回老家上坟,不要上完坟就开车走了,要到亲戚和叔伯等家里看看,这样有利于亲戚间以及家族内的团结,清明上坟时,要注意给已去世的至亲坟上添些新土,坟前放些供品。对了,还要注意上坟的时间,我们这里上坟一般是上午十点到下午一点,早了晚了都不行,

4、清明祭祖,百善孝为先,有哪些习俗?清明节为什么不固定日期?

老人说:今年“清明逢戊子,上坟不填土”,是什么意思呢?“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清明,注定是一座幽长幽长的桥,一头是故亲,一头是思念。烟茫茫,雨茫茫,思亲忧断肠,清明,是纪念,是缅怀,在这万物蓬勃之春,低头是过往,抬头是希望,清明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五个节气,和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节并不是固定的,它以清明节气为主,清明节气是哪一天,清明节就是哪一天,今年的清明交节时间是农历的三月初五凌晨3点20分,也就十二时辰中的寅时。在《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此时太阳黄经达到15度,阴气衰退,生气旺盛,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反应中国古人需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讲求顺应天时又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文章TAG:清明  补笔  填土  扫墓  碑文  为什么清明扫墓碑文要补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