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国外,中国人见到不熟悉的中国人,都不会主动打招呼。为什么在国外的中国人感受比较深刻呢,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时刻保持警惕性,以为每个人都试图欺骗他,这个问题,刚到国外的人,感受最深,中国人,在国内,不熟悉的人,除了做买卖的,见到客人,管他熟不熟的,都热情打招呼外,路上檫身而过的,相互不熟悉的人,是不会打招呼的。
1、为什么感觉现在的人普遍疑心都比较重?戒备心都比较强?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时刻保持警惕性,以为每个人都试图欺骗他。这类人总是将别人的意图曲解为恶意的,并且伴随着不信任和猜疑,虽然他们找不出什么证据支持这种想法,但是他们也会假定别人会利用、伤害和欺骗他,在心理学上这类人被称为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特征是“不信任他人”和“猜疑”,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①不论在何时何地或何事都持一己之见,太过固执。②猜疑心过重,总是怀疑对方对自己存在什么目的,不信任他人,③总是把自己看的过分重要,即自我评价过高。④太过于记仇,他人无意的语言或行为在他心里会记很久,并无法原谅,这类人很少信任或接近别人,其次,这类人思想固执并高度坚信自己的信念与想法,为了维持自己所认为的安全,他们要时刻保持一定程度的警觉,但是这时常又让他们深感焦虑,导致情绪上的筋疲力竭。
由于偏执型人格障碍很难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偏执型人格的形成是在童年时期开始形成,经过多年的慢慢发展而变成偏执型人格障碍,由于童年父母的竞争性教育和思想教育不到位而使孩子有了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核心信念是“他人都是心存恶意的”“是不可信任的”,由于此类负面信念太多也使人容易陷入焦虑治疗的目的就是针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不信任”和“猜疑心”进行治疗。
首先就是从信念上进行自我改变,给自己建立一个正向的想念,摒弃以前“他人对我是有恶意的”的信念,给自己建立“他人接触我是为了帮助我,而不是伤害我”的信念,世界万物都是对立的,有善就有恶,有光就有暗,不要只看到不好的一面而把美好的一面疏忽了。只有把自己负面的信念转换成积极的信念才能使你更容易得到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就是行为上做出改变,多去了解他人的内心,你才能进去他的内心。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要勇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人是群居动物,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更不要拒人千里之外,每个人都需要互帮互助才能共同进步在面对一些事情时要多学会多方位思考,不要固执己见,不要使自己过于敏感和偏激。过度的怀疑他人与思想的偏激会给你带来过度的焦虑,从而使你陷入这些负面信念中无法自拔,
2、为什么感觉在国外,遇到了互相不认识的中国人鲜有打招呼的,戒备心很强?
谢邀!为什么在国外,中国人见到不熟悉的中国人,都不会主动打招呼?答:这个问题,刚到国外的人,感受最深。而在国内的人,几乎都不会去计较的,为什么说,在国外的中国人感受比较深刻呢?因为,有个对比的落差。在外国许多国家的人民,当见到人时,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住在一个地方,都会打个招呼,哈喽哈喽的,把这当做做人的礼节,礼貌。
但不证明了他们就跟你很熟了,是朋友了,而中国人,在国内,不熟悉的人,除了做买卖的,见到客人,管他熟不熟的,都热情打招呼外,路上檫身而过的,相互不熟悉的人,是不会打招呼的。不打招呼是正常的,打招呼的,那就吓人了,你想干什么呀?以为你有什么企图呢!这就是国情,而到了国外,国人见到外国人,相互打招呼,心里很舒畅,坦荡。
但是国人一见到国人的时候,立马心里提起国内的防范习惯,不熟悉的人,决不打招呼,因为,一打招呼,那就表明是熟人了,可以进一步了,万一有个什么请求之事,那就麻烦大了。因此,在国外,国人对不熟悉的国人,能避开就避开,不会主动打招呼,这一点,连外国人看在眼里,都很不解,不可思议,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要上纲上线!国内的人情世故本是如此常态。
文章TAG:心重 戒备 国外 感觉 人为什么戒备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