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史学界经过长期的讨论,认为古代的“中国”的含义不只是传统汉族与所居的13省,还应该包括在中国境内所建立的少数政权与衍生于中国的少数民族总体。朝只是不同政权在不同时期统治中国的时代,我们所称的汉帝国、唐帝国,其实是中国的汉朝与中国的唐朝。
1、现在,我们的名字只有名,是否应该恢复中国人的名字中的字?
姓名,姓字。的确只是代表一个人的称呼和符号而已,但是,也真有所寓意!常人说:无小名者不成仁。仔细想想,的确也是如此,我相信,在我们的身边,特别是在我们的孩童记忆里,真的是有这种羞事。而作为我们完全不懂的想象里,现实中,伟大的领袖和主席毛泽东,却有很多的名和字。谁能说明那是为什么?或许,那就是人命,那就是天命!要不然,怎么想象,中国只有一个毛泽东,肯定不会再有一个毛泽东第二,
2、如何看待王威的文章《中国:一个巨大的精神病院》并且号称自己的这篇文章有24万的阅读率(原文是率)?
一个人开车上了高速公路,发现所有的车都逆行,他不禁大呼小叫:”快来看啊,公路上所有的司机都疯了,他们竟然不遵守交通规则,逆行开车上路!“一个人吸了毒,极度亢奋,一个人不停的癫狂地蹦达,看着周围一圈人,一个个象木头一样,于是叫到:”你们这群傻缺,我就是你们怎么追也追不上的烟火!“一个人从疯人院里跑出来,看到的每一个人都不是他的同类,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和他的行为相左,于是他歇斯底里地大喊:”我怎么跑进了精神病院里来了?看啊,一个个的,全是疯子。
3、“中国”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首先要明确,中国这个词语在古代的含义与今天的含义不同,基于此,我们再明确王朝与国家的区别。一、最早的“中国”是指国中之国由于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故而商周时期的天子居于华北的正中部,而犬戎、东夷等部族居于商周的四方,为了与诸蛮相区别,故称商周所在为中国,即国中之国也。到了周朝的后期,特别是从春秋以来华夏的势力范围已经远远超出原先的黄河流域了,所以华北平原的齐、晋等国都自称为中国,而将南垂的楚、越等国称为蛮夷,
所以这个时候的中国指的是今天中国的北方地区。二、2000多年前开始,用“中国”代指中国北方秦汉两朝南并百越,北讨匈奴,将万里河山连为一片,此时不仅占有华北,更兼并了华南地区,所以大约从汉朝时期开始,就有人用中国的标签进行代称了,比如司马迁在《史记》提到的匈奴“南与中国为敌”。既然秦汉自称中国,那么这个中国究竟是用来指秦汉的本身,还是指华北平原呢?关于这个还请继续往下看,
到了三国时期,曹魏统治着华北,吴蜀则各分华南。《三国志》尤其写到,孙权称曹操率中国之众,南征荆楚,由此可见,此时的“中国”指的还是华北地区,也可以说是统治着整个华北地区的政权。所以从秦汉以来,确立了占中原者为中国正统的说法,三、两晋南北朝开始,“中国”这个词逐渐成为象征正统王朝的标签两晋与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更迭太频繁,加上不断有游牧民族进入中原。
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北方的5胡16国与江南的东晋都自称中国,而南北朝划江而治以后,南北的争夺更为激烈,比如北朝鲜卑人骂南朝汉人为岛夷,南朝汉人则骂北朝鲜卑人为索虏,争着给自己打上“中国”的标签。当然这种争论也是无疾而终,最终的结局还是大一统得到了中国的称号,隋唐一统南北,中国之争也就告一段落,隋、唐都自认中国正统,这是无可厚非的。
隋炀帝讨伐高句丽是因为高句丽在五胡16国时期抢占了辽东半岛,他要收回来,他说辽东自古属中国之土也,但隋唐以后,由于两宋过于脆弱,出现了北宋与辽对峙、南宋与金对峙的状态,南边称北边为北朝,北边又称南边为南朝,归根结底还是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正统之争。不过可以明确的是,由于其他民族受到华夏文化的感染而脱离了原始野蛮的状态,辽、金都向往中国化,说明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不再是指华北,而是一个有资格统治华夏地区的正统政权的标签。
文章TAG:王威 看待 名字 名字叫王威的在中国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