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北,小年南;二十三,二十四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我是北方人,我们这里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那时候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还是同一天,都是腊月二十四,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皇帝都要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就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既然皇帝在这一天祭灶了,民间就只能推后一天,就有了“官三民四”的说法,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虽然后来没有官家百姓的说法,但是因为北方是政治中心,所以小年延续了“官三”的传统,而南方离政治中心远,小年保留的还是“民四”的传统,所以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不是同一天。

1、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是为什么?

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是为什么

为了让灶王爷上天庭述职时说好话,保来年一家幸福美满。民间传说,灶王爷要在农历腊月二十四这天上天庭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情况,主要汇报家家户户一年的善恶是非,玉皇大帝便根据灶王爷的汇报情况,决定对每个家庭的奖惩报应,为了让灶王爷在汇报时,多说好话,少说不利自己家的话,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便会祭灶。各地风俗不尽相同,我们的家乡在关中平原,到了腊月二十三,便要烙饼,这种饼与日常不同,把发好的面团揉好,用擀面杖擀开,放上菜油、芝麻、白沙糖等,然后卷起来,用刀切成一两寸的小段,侧翻起来,再用擀面杖擀面杖擀成圆形的饼,最后放到锅里烙熟,我们当地称为油旋饼,

第一锅饼要献到灶王爷的神龛前,家人是不能吃的,第二锅小孩子才能吃,在饥饿的年月中,这祭灶的油旋是人们心目中最好吃的。平时是不会做这油旋饼的,所以,小时候,就盼着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祭灶吃油旋,灶爷见玉帝,就能保平安”。腊月二十三后,便不能动干锅,就是不能再灶饼了,直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灶豆豆、烙棋子豆后,才可动干锅,不然的话,就是对灶王不敬,家人也会在脸上留下麻子,

2、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腊月三十是大年,为什么会有大小年之分?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腊月三十是大年,为什么会有大小年之分

我不懂什么月亏月盈之说,也没有研究过祖先为什么先过小年,再过大年的依据是什么,以我自已的理解是:大年一年一次,送了旧岁,要迎新年了,新年是万象更新开始,也很隆重。为什么过小年,再过大年呢,,这中间隔了六天或七天,我觉得直接过大年有点急促,过年总得准备一下,利用这六七天时,打扫庭院,室内室外,地上房间,角角落落都要窗几明净,到处无尘埃,室内室外,清清洁洁,干干净净,

清洁是有双重意义的,一是代表干净,二是不要染上邪,平平安安。比如腊月二十三,是灶神上天,必须厨房打扫干净,屋顶瓦上也一尘不染,灶头,桌衣,菜厨也必须擦得油光发亮,然后送灶神爷上天,这小年。小年到大年临,小年开始,就准备过大年了。在这六七天的时间,置年货,宰猪羊,杀鸡鸭鹅,包粽子,打年糕,做米糕,家家户户都忙得不亦千人乎!准备好,安心过大年了,

3、为什么腊月二十三被称之为小年?

为什么腊月二十三被称之为小年

腊月二十三为什么称为小年?这是事出有因的。多数人不知道初五,十四,二十三的真正意思,我也不希望解释得更清楚,毕竟人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兴趣和爱好是不同的。但多数人,包括部分的祖辈生活在城市的人,他们也融入其中,灶神,大家都知道其意。但古人偏偏用了一个神,这就叫有些人难以接受,古人在几千年提出的这个词汇,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不仅正确,而且是尽量精准。

4、为什么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而南方的是腊月二十四?

过小年,即过祭灶,祭拜灶神,烧香磕头,三鞠躬,口中祈祷。〞北方过小年是二十三,南方过小年是二十四〞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南方同一个村子人家也不一样,同一个家庭也不样,因为婆媳是两个家庭的组合,娘家和婆家都不一样,祭灶先秦时就有,《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晨炊,而灶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子,自是祀后,暴之巨富。

5、小年到底是腊月二十三还是二十四,为什么南北方有些地方不一样?

小年北,小年南;二十三,二十四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我是北方人,我们这里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据说南方是二十四,南北方差一天,故而有“小年北小年南”的说法。至于为什么南北方不在同一天过小年,这跟雍正皇帝有关:雍正年间,每年在坤宁宫祀神,向上天汇报上一年情况,为下一年祈运祈福,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也拜了;王公贵族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


文章TAG:小年  腊月  祭灶  二十三  为什么腊月23是小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