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象,是《易经》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本次答题只是“易经的“易”到底是怎么理解”那就从“易”字做一个解释吧,《易经》中的象又分为卦象与爻象,在商周之际,《易经》经周文王整理和著述而有卜筮之书,转入“天人合一”的思想学术领域,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源头,被历代学者推为“”群经之首”,后人称之为“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

1、如何理解易经中的“象”?

如何理解易经中的“象”

《易经》中的象,是《易经》中的一项主要内容。〈系辞〉有:“易者,象也”,“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易经》中的象又分为卦象与爻象。卦有卦象,爻有爻象,设卦是先有爻象,然后才有卦象。〈系辞〉中有“观变于阴阳而立卦”,故爻象即阴阳,爻象只有两种,也就是组成八卦的基本符号即(——)阴爻与(一)阳爻。

阳爻象阳,象天、象父、象君子阴爻象阴,象地、象母、象臣民根据〈说卦〉中归纳八卦之象为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又如乾卦中:天时为天,冰、雹,地理为西北方、京都、大郡。人物为君、父、大人总之,八卦中的象,代表的物象非常之多,天地之间万物无所不包含其中,

2、如何理解《易经》中的精髓?

2、如何理解《易经》中的精髓

《易经》的精髓,当然是易。研究易经如果脱离了易,必然会走歪了,易是动态、变易、变化的规律,经是经典、要义、精髓。这就说明研究易经就要研究易经的动态规律,大自然的规律、宇宙万物天地人、太极、阴阳、发生和正在发生、变化和正在变化,世间万物百态都有规律和变化的轨迹及变易的方向和痕迹。易经就是变易变化发展的规律内在联系点的经典、精华和动态发展变化的精髓就是天书!老祖宗就是要把方法隐藏,为了不泄露天机减少天谴!所以易经难学难懂不为一般人所能,这也是天意!,

3、《易经》的“易”字到底怎么理解?

3、《易经》的“易”字到底怎么理解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把一些细节捋顺一下,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的《易经》最早还包括了《连山》《归藏》共三部易书,其中的《连山》《归藏》早已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了,传统“四书五经”里的“五经”之一的《周易》之“易”是中国儒家经典之一,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经》据传为周文王姬昌所作,故《周易》也叫《易经》。

上面说的据传,老漁以为这个据传少了作者的肯定性,于是本次答题就简单多了,本次答题只是“易经的“易”到底是怎么理解”那就从“易”字做一个解释吧。从图片“易”字在古老的甲骨文演变过程中,我们最早的的“昜”字,上部为“日”,下部为神话传说“三足乌”的象形,三足乌是神话传说的太阳之灵,由此分析这个时候的“易”字是以“日”字的象形的圆○代表了满月之月,以太阳之灵的三足乌代表了太阳☀之日,与上面形似的月组成了最初之“易”,虽然传统的阴阳位置阳之上也,但在组成“易”字的词意里“易”字包括了互换的解释,

再说“易”的解释,易字的解释,除了象形外还包括了交换,更改,替代,整治,蔓延或通假字“移”的使用。易经主要通过先天八卦使用过程中的换位,移动,将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排列重组成不同的位置形成不同的内容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八卦变换更改,换位移动的过程里“易”字起到的所有作用是任何字不可替代的。

老漁以为“易经”之“易”应该来自于此,如同上面说到的满月与三足乌的组成的最初的“易”字,哈哈,这个时候的“易”字出现伊始便把人们“易”了一把。再说“周”字的解释,简单的说,“周”的解释除了姓氏外还有绕一圈或“周而复始”的重新之意,个人理解“周易”二字的结合,除了周文王之周的解释外,应该还有“周”字的使用内容,不过那都是专家学者的事了。

4、《易经》中的“易”有何玄机,又该如何理解?


文章TAG:易经中怎么理解烦恼  易经  理解  烦恼  易经中怎么理解烦恼  如何理解易经中的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