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写的是铁线篆,最好用新笔,因为新笔笔锋尖,写出的笔画细。如果写的是玉箸篆,最好用旧笔,笔尖秃一点写出的线条厚重,我写的是小篆,一直以来使用兼毫笔,小编认为邓石如篆书之精髓受秦篆和李斯影响更大,何况李阳冰也是李斯之追慕者,但无论选择什么号的笔,最好选择同号笔中笔头较短的为好,这样在写起字来易控制。
1、邓石如的篆书不同于秦小篆,他的篆书受谁的影响最深?
谢猴哥邀请。喔,太高看我了,这问题太专业,能提这种问题,想必题主是字画、篆刻领域的朋友。小编作为门外汉,谈谈局外人的观点,因有点缘分,所以回答。2016年一个饭局认识一位上海字画古董领域的老者,因东家是安庆人,便谈到邓石如(也是安庆人),我也顺道学习了。邓石如,人称大清篆刻第一人,尤擅篆隶,吴昌硕、赵之谦等人极为推崇,
说起篆书就不得不提两个人:古代第一位书法家千古一相李斯,其小篆为后人模范;另一位是李阳冰:唐代书法家,继李斯后篆书第二人。邓石如作为篆书第三人,主要受上述两位影响,邓石如初学李阳冰,后临摹李斯的《峄山碑》、《泰山刻石》等几乎所有作品,还有李阳冰的《城隍庙碑》,据说半年临摹了20本不同名贴,博采众家之长。
李斯《峄山碑》贴李斯是丞相,书写风格必然正统、稳健、庄重,严谨而理性,文字颇有居高临下的丞相气势,但是,追求对称,过于整齐划一,“画”的痕迹仍在,缺乏变化、灵气和活力。作为普及文字,最初篆书的规范性和实用性才是重点,而少了些观赏性和艺术性,当然,这并不能说是李斯的缺点,是时代和文字发展问题。李阳冰《王艺娄》贴李阳冰就是继承了李斯,并做出改进:加入折笔,并丰富同一部首在不同字上的变化,而不拘泥于常态,
即在李斯理性和严谨基础上,变得更加感性和灵活,提高观赏性。邓石如在李斯和李阳冰基础上更进一步:加入隶书,打破了篆书均匀的细线条和“绝对对称”感,转笔加力,不固守旧章,书写节奏自由明快,邓石如可谓阅尽天下名贴,付出极大心思,量变引起质变,眼界大开,加上前有李阳冰的开拓可鉴,对篆书再次改进也是水到渠成。小编观点:小编认为邓石如篆书之精髓受秦篆和李斯影响更大,何况李阳冰也是李斯之追慕者,
2、写篆书用什么样的笔?有没有高手指点一下?
我写的是小篆,一直以来使用兼毫笔。我的体会是,要根据字的大小选择笔,一般以中号笔为宜,但无论选择什么号的笔,最好选择同号笔中笔头较短的为好,这样在写起字来易控制,另外,如果写的是铁线篆,最好用新笔,因为新笔笔锋尖,写出的笔画细,如果写的是玉箸篆,最好用旧笔,笔尖秃一点写出的线条厚重。但千万要注意,决不要为了达到旧笔的效果把新笔笔尖剪秃。
文章TAG:篆书的之怎么写 篆书 篆书的之怎么写 写篆书用什么样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