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好的人,都是没有本事的人,往往生活中过得不如意,处处被人欺负。有句古话说得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有些人总是道听途对一个人的行为进行背后评价,这是不可观的,也是对他人不公平的,作为一个外人,最好不要去评价一个人的言行,哪怕是亲朋好友也不要轻易去评价这个人如何如何,时常对人家的言谈举止指指点点,这是不礼貌行为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1、如何评价唐僧的为人?

如何评价唐僧的为人

《西游记》中的唐僧十分虔诚,一心向佛,目标明确,克服艰难险阻也要取得真经,虽然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被世人称为“圣僧”。但是唐僧手无缚鸡之力,分辨不出妖怪,给人的感觉是肉眼凡胎,看不出圣僧的气质,更像是一个俗人,在取经的队伍中,虽然身为项目经理,但是个人能力真的很弱,一方面靠着上司观音菩萨的照顾,另一方面靠着下属兢兢业业的工作,才将业绩冲了上去。

唐僧伪善,佛门弟子常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唐僧虽然慈悲,但是他心中的慈悲只是针对于单纯的人,不包括动物和妖怪。当孙三打白骨精和打死强盗时,唐僧十分生气,就会念紧箍咒惩罚孙,如果孙杀的是老虎和妖精,他丝毫不会有怜悯之心,第一反应是“这猴子真厉害,竟然能一棒子打死妖怪,谢天谢地,终于脱险了”。

当孙打死人的时候,唐僧关注的地方又跟其他和尚不一样,他说:“早还是山野中无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执着棍子,乱打伤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脱身?”老家伙什么意思?他关心的不是孙行凶,而是怕连累了自己,听了这番话,老和尚的“圣僧”形象大打折扣。唐僧胆小怕事,在取经的路上,每当唐僧被妖怪捉走,他总会大喊“,救我”,在没有遇到孙之前,他更狼狈。

刚踏上取经之路时,唐僧在双叉岭遇到一只大老虎,吓个半死,不过被猎户救下,第二天还要猎户送他下山,送到山下后,唐僧想要猎户再送一程,猎户委婉地说再送就出国了,唐僧听了之后立马就哭起来了,路过五庄观的时候,孙一气之下推到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唐僧知道后非常害怕镇元大仙报复,于是和徒弟们连夜逃跑,慌张的连紧箍咒都没来得及念。

唐僧也有脾气,当孙惹到他的时候,他也会念紧箍咒。金池长老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喜欢收集袈裟,而且还必须是奢侈华丽的袈裟,十分贪婪,当金池长老炫耀的时候,孙很不服气,拿出了观音菩萨送的锦襕袈裟,当时唐僧就很不爽,觉得人心险恶,怕别人打宝贝袈裟的主意,后来袈裟果然被偷,唐僧气个半死,立马念紧箍咒惩罚孙。

佛门戒律森严,但是唐僧在过女儿国这关时屡屡破戒,刚到女儿国的时候,唐僧误喝了子母河中的水,结果怀孕,可是和尚哪想生孩子,他没有想到普度众生,而是堕胎,犯了杀戒。在女儿国国王的盛情款待下,唐僧端起了酒杯,喝了素酒,破了酒戒,后来唐僧被国王看上,国王一厢情愿,想和唐僧结为夫妻,可是唐僧不为所动,先是答应成亲后来又悔婚,俗话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唐僧又破了戒。

2、如何评价范伟的为人?

2、如何评价范伟的为人

从面相看,大多数人认为范伟很老实,媒体也很少报道他的负面新闻,笔者认为:老实人的定义应该是:诚实,可靠,不说谎,中规中矩,安分守己,不违法等等。我们如果真的仔细分析,其实范伟哪个也没做到,早在范伟与赵本山的矛盾中,范伟的聪明才智,彰显的淋漓尽致,而显得赵本山却捉襟见肘了。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范伟出名后就是想离开赵本山,但范伟却说:是为了孩子教育,不得已才出来发展,

这么对外媒体说,谁也不能责怪他,反而会得到支持。整个事件对于赵本山来说,范伟很显然和老实人不沾边,像什么诚实,可靠,不说谎,中规中矩,安分守己一个也没做到,违没违法有待崔永元进一步揭露。赵本山接受采访时表示:有话直说,别整那些没用的,赵本山甚至给范伟打电话,他连电话都不接了,范伟解释:在拍戏,没看到。

很显然是瞎话,因为赵本山委托别人也联系他了,当时就联系上了,再说了,不至于范伟连来电显都没有吧?所以笔者认为:范伟绝对不是老实人,只是聪明的装老实而已。那么《手机2》争议如此之大,以“老实人”著称的范伟,您到说句“老实话啊”?当然这并不表示,范伟就有违法行为,但娱乐圈偷税漏税问题,现在已是人人皆知,既然是老实人就要说老实话,看看老实人朱之文曾就表示:欺骗大家这么多年我偷过税,行过贿对不起朋友,但大多数网友还是原谅了他的诚实老实。


文章TAG:怎么评价一个人的为人  评价  唐僧  怎么评价一个人的为人  如何评价唐僧的为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