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家耻笑了好长时间。一次偶然机会在农科站看到了有关农业杂志卖,于是订了几多年,学到了农业杂志上的科学技术,我所种的水稻,蔬菜,都长的比他们种的作物好,又高产,他们又另眼相看。都称赞我是种田能手。从那以后‘,人们不懂的技术也愿意问我,我也愿意教他们如何做好的关键技术,天气预报,都给他们一一讲解。二十四节气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关键。
今日“大暑”节气,农村有什么说法,大暑过后会更热吗?
今日大暑节气,农村有什么说法,大暑过后会更热吗?昨天七月二十二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节气是最炎热的时候,平均气温35摄氏度,有时会超过35摄氏度。农谚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2020年三伏天从七月十六日开始,八月二十四日结束,历时40天,八月七日立秋,农谚说:"秋后一伏热死人,秋后还有秋老虎"。
“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啥意思?今年大暑在中伏前还是后?
种了一辈子的地,天天同庄稼打交道;做为一个地道的农村人,也很喜欢和大家探讨一些有关农业农事方面的问题。先说一说今年大暑是在中伏前,还是在中伏后呢?今年入伏是在7日11日,那么,7月21进入中伏;大暑交节日则是在7月22日。所以,今年的大暑是在中伏后。再来细述一下,为啥说: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大暑是指天气进入最炎热的时段;谚语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同样是说中伏也是在天气最热的时段。
如果大暑在中伏前,二者前后顺序,就更加延长了一年中最为酷热的天数。假如是在中伏后,二者叠加,酷热的天数就相对减少几天。大暑中伏前与荒年又有啥关系呢?因为炎热天气时间延长,也就相对增加了降雨的次数;而下雨天杂草生长又特别迅速,加之种地人又无法下田劳作及时锄去杂草。至使田间野草丛生,如荒地一般,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荒年。
进入中伏大暑节气,农村老人说二伏要吃三种瓜、喝三种粥,指的是哪些呢?
现在正是大暑中伏的节气,从多年流传的老俗语来看,人们一直有说“热在大暑,热在三伏”的说法,可见当下的季节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特别是二伏期间是整个三伏中最热的一段时间,这个时节正是天气炎热,土地潮湿,人们的感觉就是上蒸下煮特别难受,所以称为“苦夏”,这个时节的人们都非常重视养生,希望通过吃一些食物达到避暑消湿的目的。
三伏天吃三种瓜,在这个季节正是瓜果飘香,大量上市的阶段,各种水果瓜类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以有助于人们营养均衡,都可以大量食用,特别是吃西瓜、苦瓜、黄瓜这三种瓜,这三种瓜类共同的特点都是有盛夏祛属的佳品,西瓜很有大量的水分,可以防止身体因水分散失而中暑,同时西瓜有利小便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的热量排出。苦瓜有降火开胃的作用,适合夏季人们胃口不佳,并且苦味寒凉,适合用寒制热,达到身体的平衡。
黄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以有效缓解伏天中暑的现象发生,特有的黄瓜清香有利于开胃提升人的食欲。三伏天喝三种粥:伏天喝粥又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项习俗,人们把在炎热天气可以保健养生的粥称为“度暑粥”,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些粥的主要作用就是避暑和滋补,帮助人们抵抗夏季的炎热。明代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每日食粥一碗,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是最为饮食之妙也。
所以民间流传最广泛的伏天三种粥分别是绿豆百合莲子粥,红枣银耳菊花粥、茯苓山药粥,这三种滋补原料中加入薏米或豆类、粳米等食材同煮,都有消暑的作用,茯苓山药祛湿滋补的效果最为显著。同时暑热期间,最容易耗气伤阴,老百姓常说夏天是“无病三分虚”,所以伏天食用的食物应该以益气养阴为主,少食一些发热、发燥的大补食品。
文章TAG:节气 大暑 夏季 大暑过去是什么节气 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