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苟杳“谐音”狗咬“,所以后来时间一长,人们就都口语传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那么这句俗语的故事是怎样的,真得是一只狗咬了吕洞宾这样的事吗?它到底有什么典故?别急,有书君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就这样“荀香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就变成了“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狗咬吕洞宾的由来是什么?

狗咬吕洞宾的由来是什么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是指做了好事之后不仅没有得到对方表扬,还被对方责怪。实际上“狗咬吕洞宾”原来并不是“狗咬吕洞宾”,而是“苟杳吕洞宾”,真正的与狗无关。这里面藏着关于“友谊”的感人故事,听我慢慢道来。传说中吕洞宾在成仙之前是个读书人,因为参加两次考试都未中举,就再也不愿意读书,倚靠家里祖辈留下的家产,整天会客访友、游山玩水,自在逍遥。

吕洞宾有个同乡好友名叫“苟杳”,家里非常穷困贫寒。吕洞宾很同情他,就请他来家里住,希望他能刻苦读书,以后好有出头之日。后来有一位姓林的朋友来吕洞宾家里做客,见苟杳长得一表人才而且读书非常用功,就有心把妹妹许配给苟杳为妻。吕洞宾怕耽误了苟杳的前程,就帮苟杳推脱了这门婚事。可是苟杳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就有些动心,向吕洞宾表示同意这门亲事。

可是他没有想到这时吕洞宾却说:“林小姐贤惠貌美,贤弟既然同意我也不好阻拦,但成亲之后,得让新娘子陪我睡三宿。”这种事令苟杳很为难,但思来想去还是勉强答应了。苟杳成亲这天,吕洞宾满脸喜色,而苟杳却感到无脸见人,干脆就躲了起来。晚上新娘子头上盖着红纱,坐在床边上等着苟杳入洞房。吕洞宾进了洞房后,一言不发,就坐在桌子旁边灯下看书。

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还不上床,就只好自己合衣而睡。等到天明林小姐醒来一看,丈夫已经不见了,一连三天都是这样。苟杳好不容易挨了三天,第四天刚进洞房,就见妻子正在伤心落泪,苟杳连忙上前赔礼问询。林小姐哭着说:“郎君,你为什么三夜都不上床同眠,只是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呢?”妻子这一问,苟杳顿时醒悟过来,心想:“原来是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激励我。

这也太狠心了啊?”几年后,苟杳不负期望,果然金榜题名,与吕洞宾一家惜惜而别,赶赴前程。一晃八年已过,可是这一年夏天,吕洞宾家突发大火,烧得片甲无归。吕洞宾只好用残存的破瓦烂砖搭起一间破屋居住,日子太过寒苍,无奈之下想去找苟杳帮忙。吕洞宾一路艰辛,终于找到苟杳府上。苟杳对吕洞宾家遭遇火灾非常同情,并且好酒好菜招待吕洞宾,可就是不提帮忙的事。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抓兔用  什么狗咬兔好  抓兔用什么犬最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