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时由叶尖、叶缘向内枯黄,秧苗生长缓慢,远看秧苗一片黄色。基肥施用不足,氮化缺乏成了导致幼苗黄化的主要原因,播种时,种子覆土少,部分谷种外露,田里略干后土粒干燥,早春的天气变化无常,三叶期的秧苗体内含糖量低,抗寒能力弱,重视秧田病虫害防治,使秧苗健康下田,减少大田防治次数,节约农药成本。
1、秧苗发黄怎么处理?
很高兴回答你问题,水稻苗床期间容易出现稻苗黄化、发棵慢、不爱长、长势弱、不利于培育壮苗的主要原因:1,基肥不足引起黄化。秧苗三叶前生长主要靠胚乳,三叶后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不少人认为育秧期稻苗小,不需要施多少肥料。基肥施用不足,氮化缺乏成了导致幼苗黄化的主要原因,补救:可以施营养药,每100平方米使用硫氨酸2到3公斤兑水100倍液喷施,施肥后洗苗,防止化肥烧苗,追肥前不能浇水。
以免着床土含水分太多,肥水撑不进去,追肥一定要喷施均匀,2,化肥施用不匀引起黄化。秧田面积小,化肥多为撒施,不均匀,易形成“罗圈秃”幼苗刚发芽时,叶色深浅基本一致,到三叶期后开始分化,黄的黄,绿的绿,黄与绿明显呈现出来,随着苗龄的增大,黄化更为严重,叶片窄短。植株瘦小,自下而上叶片从叶尖开始干枯,补救:用速效三元复合肥,撒于根际周围,哪里一片黄撒哪里,同时,用1%的尿素溶液喷施黄化秧苗。
3,种子覆土浅引起黄化,播种时,种子覆土少,部分谷种外露,田里略干后土粒干燥。根系不能下扎,吸收不到养分和水分而形成黄苗,补救:可使用筛选的沤熟的有机肥轻轻撒于畦面。每隔1到2天,用喷雾器向秧田内喷雾水,保持田面润湿湿润,加速根系生长,尽快促弱转壮。4,气温骤降引起黄化,早春的天气变化无常,三叶期的秧苗体内含糖量低,抗寒能力弱。
2、水稻发黄不发棵是怎么了?
水稻叶片发黄的种类和防治1.中毒性发黄①硫化氢中毒,根系发黑,并有臭鸡蛋气味,白根少而细弱;基部老叶呈现黄褐色,叶尖枯黄,随后老叶枯死,上部仅存一二片绿色新叶。②有机酸中毒,稻株根系萎缩,很少生发新根,植株根系表皮发生脱落,叶色显黄,或产生萎缩现象,严重时下部叶片枯黄而死。凡发生中毒性发黄的稻田应立即排水晒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氧排毒,
并结合中耕,在晒田复水时施用氮、磷、钾速效肥料,以改善稻株的营养条件。在有机酸过多的稻田,可施用土壤改良剂,如生石灰等以中和酸性,消除有害物质,2.缺素发黄①缺氧发黄。主要是从老叶片的尖端开始发黄,后逐渐由茎叶延至心叶,最后发展至全株成黄绿色,严重时由叶尖、叶缘向内枯黄,秧苗生长缓慢,远看秧苗一片黄色。
出现这种症状状应及时追施尿素、碳酸氢铵等速效氮肥,②缺钾发黄。主要发生在大量施用氮、磷的高产稻田,初期表现为生长缓慢、株形矮小,分蘖少,叶片挺直,顶端叶片丛生状。新叶暗绿色无光泽,下部老叶尖端首先发黄,有大小不等的赤褐色斑点,后沿叶脉向基部扩展,最后整株叶片变成赤褐色,有的甚至枯死,远看像被火烧焦一样,这是典型的缺钾赤枯病,
出现这种症状要立即排水,采用间隙灌溉,及时追施钾肥(如氯化钾、草木灰等)。③缺锌发黄,主要发生在山区的冷浸田,一般在插秧后20天左右出现发病高峰期。叶基部中脉先3.肥害或药害引起发黄氨水、碳酸氢铵等肥料以及农药如施用不当,会引起中毒发黄,导致成块成片稻叶变成鲜黄色或金黄色,有时黄叶上有焦灼斑,
药害严重时,叶片出现斑点,失绿、焦灼或枯萎、或黄化,有的甚至全株枯死。若发现及时,田中可立即灌深水,或向稻株喷洒清水,可减轻药害程度,此外,肥害或药害发生后要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以增强作物长势,增强抵抗能力,4.病害侵染引起发黄①白叶枯病危害引起黄叶,一般先表现在叶片的叶尖或叶缘上,先是产生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后沿着叶脉扩展成斑条,呈灰白色,病部与健部分界明显,病斑上常有黄褐色的“菌脓”。
文章TAG:田里秧苗很黄是怎么了 秧苗 黄是 田里 发黄 田里秧苗很黄是怎么了 秧苗发黄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