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易经》的结构是非常明确的。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易经》及《易经》的演化过程,(君子道杨善君)《易经》全书的结构是怎样的,易经本身就是一本揭示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的著作,《易经》的演化,到今天为止,已经没人说的清楚,不管是易学专家还是易学界,都难给《易经》的演化及时间上划一个圆满符号。
1、《易经》全书的结构是怎样的?
谢谢相邀!(君子道杨善君)《易经》全书的结构是怎样的?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易经》及《易经》的演化过程。《易经》是什么?《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事万象变化一部经经典,也可以说是一部辩证法哲学书,是一部中民族自人类以来,生活常识的工具书。《易经》是一套体系的总称,由《连山》《归藏》《周易》三部经组成的易学体系。
当前,只有《周易》一经是比较完整的,其它两经只有只言片语留存,或有小部分师传口授之技传世,《易经》用朴素深刻语言,阐述自然界的法则,和人文思考的辩证关系,要求天、地、人相合谐,共依存。即常说的“天人合一”,《易经》被誉万经之首,号称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它内容含盖无所不包,无所又容,内容涉及哲学、自然、天文、地理、政治、生活、预卜、生命、文学、艺术、科学、宏观领域、微观领域等。
可以说《易经》无处不在,《易经》的演化,到今天为止,已经没人说的清楚,不管是易学专家还是易学界,都难给《易经》的演化及时间上划一个圆满符号。在世上或方上流传较多的就是《河图》《洛书》的传说,伏羲研究《河图》演化出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在那时只有图案而没有文字记载。之后,在大禹治水之时,洛阳西洛河中浮出了一只神龟,其背负着《洛书》,大禹根据《洛书》依法治水,成功后,便把华夏之区域划成九州,五岳五镇四渎都在九州这个地理范围,
但真正形成天下为九州格局,应在汉代。又到商周时代,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时期,对天地有所悟,创立了后天八卦,现称文王八卦,文王又将八卦重叠,衍出六十四卦,并为六十四卦写了卦辞,再后来文王的儿子周公,为每个卦的六个爻分别写出了爻辞。到那时,只有图案的八卦,配上了有文字符号,有了文字的说明,《易经》文化的传播更加容易和快速。
故《易经》也称为《周易》,再到春秋末期,圣人孔子写了十篇研究易经的文章,称之为为《易传》或《十翼》。至于《易经》的结构是非常明确的,《易经》的构架由包括经和传或上经和下经两个部分组成。经讲的是《易经》的本文,是周文王和周公,重新排定卦序并编订了卦辞、爻辞之而流行的《周易》,一共64卦,384爻。《易经》又分为上经和下经两个部分,
《易经》上经指的是前30卦。也就是从乾坤两卦开始,到坎离两卦结束,共30个卦,其主要特点是偏重于自然之道。以讲解自然法则为主的卦理,《易经》下经指的是后34卦。也就是从咸恒两卦开始,到既济和未济两卦结束,一共34个卦。而下经的特点,是偏重于人文社会活动,也就是主讲人道的卦理,本人认为,《易经》的组成结构,应该还不止于此,它的许多奥妙和意理还需考证和挖掘。
2、读易经需要很深的国学吗?
这个不需要,因为有注释和翻译,读易经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它当作真理来读,它只是先民对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描述,里面有价值的部分是描述技巧。一个是整体描述技巧,就是把一个事物分成六十四卦,其中每个卦又分成六个爻,总共三百八十四个爻进行描述。其中“爻”可以当做原子,“卦”可以当作分子,“六十四卦”整体也就是“易经”可以当作一个事物,
3、《易经》中的“易”和“经”各是什么意思?
易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我国很多传统文化的思想都是来源于易经。那么究竟易和经是什么意思啊?我就简单谈下我的看法,首先什么是易?从中国的象形文字来看,一字上面是一个日,下面是一个忽,其实意思很简单明了就是日光在恍惚之间的变化,这其实就象征着万事万物的转化规律。其次,我们来看什么是经?经有经文的意思,其实易经的含义就简单字面来看就是变化的经文之意。
文章TAG:易经上下经是怎么分的 易经 经是 全书 结构 易经上下经是怎么分的 《易经》全书的结构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