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如今母亲撒手人寰已八年,每到小年我便试着学母亲那样祭祀灶王,却怎么也沒了母亲那般虔诚,今天是小年,平安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祭灶节,从今天开始,正式开启农历己亥年春节的序幕。
1、小年应该怎么过?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今天是小年,平安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祭灶节。从今天开始,正式开启农历己亥年春节的序幕,祭灶在我国民间是一项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灶神上天,报告人间功过,定人祸福,北方习俗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奉祀灶君。南方习俗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上奉祀灶君,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
传说中,灶王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在我们这个崇尚“民以食为天”的国度,作为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旧时,家家户户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爷像上大都印有当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神像两旁贴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奉祀灶君多用糖元宝、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和糯米团子之类,以冀塞住灶神之口,不讲人间罪恶,世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同时这天还有贴春联,扫尘等活动。除夕再行接灶神之礼,奉祀灶神后,再在灶上粘贴新的灶君纸马,祭灶节,也代表着大家对即将来临的,新的一年的期待与寄望。在祭灶王的背后,强化的是家族观及民族观,这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
我们的老祖先,信奉“家国天下”的情怀,“家”是放在第一位的。在每个人的心中,“家”是灵魂深处的寄托,是父母守望游子的所在、是手足情深团圆的地方,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外打拼一年、奔波忙碌、远离他乡的游子们,这一年,或许成功,或许失意,你都辛苦了!今天,浓郁的年味儿开始弥漫,是时候卸下一年的疲惫和风尘,准备回家了。
穿越人山人海,走过漫长旅途,都只是为了——回家过年!“年”是什么?是家人团圆、是辞旧迎新、是平安祈福、是幸福美满!回家,是你给家人最好的礼物!小年,一个美好团圆的日子,一份和谐、一份安心、不觉心头一热,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幸福生活,原来竟如此简单,最后,道一声吉祥,愿你和家人幸福平安!(中国农林科技网)点击右上角,您的关注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2、小年将至,大家准备怎么度过?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我们北方人的习俗是:扫房,包饺子,祭灶神,当然重点还是祭灶神,希望灶神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七律一首[撒花][祈祷][祈祷][祈祷][撒花]———小年拜灶神小年佳节喜当前,万户千家旧俗传,一日三餐劳累命,七盘八碗盛鲜筵。吉时请下洪芳意,福地修来肥沃田,祈愿神洲康泰世,恭迎君灶太平天。
3、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有啥习俗和说道?
又到小年!从记事起,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吃过晚饭母亲都要在厨屋摆供焚香祭祀灶王,传说这天灶王爷按例要回天庭作“述职报告,”禀报凡尘人间一年的善恶,以供玉皇大帝决定赐福或降灾时决择。于是人们在送灶王爷上天前总要供些酒菜和麦芽糖封住他的嘴,免得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三道四,母亲毕恭毕敬掐一截麦芽麻糖投入灶膛,蓦然一股火苗从炉口窜出,厨屋里便弥漫着一股焦糊的甜味。
母亲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灶爷灶奶回西天,人间糖瓜把嘴粘,腊月廿三黄昏去,正月初一五更还。上报天庭言好事,下凡回家保平安,母亲祈祷的时候,我们几个小孩便用食指沾着唾沫粘从麻糖上掉落的芝麻粒吃,母亲念祷完毕,我们每人便可领到一支脆甜粘牙的芝麻糖,母亲也总忘不了给外地工作的大哥一家留几根芝麻糖,那年月家里是没有冰箱的,母亲只是用草纸将麻糖包裹一下放置在木匣里。
文章TAG:藏族怎么过小年 过小年 小年 藏族 藏族怎么过小年 小年应该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