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突然降温造成小麦发生冻害,我们可以喷施点磷酸二氢钾 黄腐酸或海藻酸,不仅抗冻还能控制由于高温出现的旺长情况。二、“正月三一晴,粮食堆满仓”这里“三一”指的是正月初一、正月十一和正月二十一这三天。这句话和上面那句话表达的意思一样,都是在说,正月十一这天晴天,对后期庄稼长势有好处,会获得丰收。另外,农村也有“正月三一晴,六畜不吃糠”的说法,都是在表明粮食获得了丰收。
三、“不怕十一晴,就怕十一落”这里的“十一”指的是正月十一,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不怕正月十一是晴天,就怕正月十一这天下雨或下雪。刚才已经说过了,正月十一这天晴天,后期天气就比较好,庄稼也能获得好的生长,就会获得丰收。反之,天气不好,还可能出现倒春寒的情况。这句话是有地域性的,我们简单作为了解就可以了。其实,现在这个时期下雪和下雨并不可怕,反而有利于缓解春季旱情,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和生长。
可能古代不像现在,多茬种植,可能也没有越冬作物,指的应该是早春种植的作物,温度回升早可以早点春耕。四、“十一晴一天,雨水天气暖”这里的十一指的是正月十一,“雨水”指的是雨水节气。老祖宗是通过正月十一这天的天气情况来判断“雨水”节气的天气情况的,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如果正月十一天气晴朗,那么到了“雨水”节气的时候天气就会比较暖和,不会发生倒春寒的情况。
相反,如果正月十天这天下雨阴天,那么就有可能发生倒春寒的情况。农村也有“正月十一晴,插秧工作清明”的说法,这里的十一也是指的正月十一,清明是指“清明”节气。这句话很好理解,简单说一下。大意是说,如果正月十一这天是个晴天,那么后期天气就比较暖和,到清明节气的时候水稻就可以插秧了。五、“正月十一雪花飘,惊蛰节气老牛闲”惊蛰是反应物候现象的,指的是惊蛰节气,这个节气的特点是“春雷响,万物长”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民没有闲着的,都在田间劳作。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正月十一”这天下雪那么到了惊蛰节气的时候温度还没有回升,农民也不能正常劳作,老牛也只能闲在家里。所以,年景不太好,影响春耕了,古代每家都没有余粮,对那个年代来说,可以说是灾年景了,对古代农民来说,都是靠老天赏饭吃的,不好的年景就意味着要饿肚子。好在,我们现在有了更科学的天气预警信息,对灾害也有相应的措施,可以减少损失,不至于挨饿!全文完,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
文章TAG:阴历 农历 初一 节日 十一 阴历十一是什么节日 农历月份的名称及初一是怎样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