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今年农历有几个月没有三十呢

农历日期 是以月亮的运转周期为标准来制定的,这个看看月亮就知道了.平均一月是29.5天,不过在实际应用中不能以半天计算,所以有的月份是29.有的是30天.这样就中和了
为什么会有农历月份没有中气的呢?原来两个中气今年春分是3月20日(农历二月三十),下个农历月初一是3月21日,结束于4至于十二个节气在哪几个月

为什么今年农历有几个月没有三十呢

2,为什么今年没有农历腊月三十

南京消息今年2月份的农历只有腊月二十九,没有大年三十;而公历却比平年多了一天,即2月有29天。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有关专家近日释疑。 据介绍,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公历与我国传统农历的特点决定的。目前全球通用的公历年,长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使用方便就将365天作为公历平年的一年。这样累计4年就有23小时15分4秒,几乎接近一天的时间,如果积累400年就会多出97天来,久而久之会出现寒暑颠倒。惟一的解决办法是4年设一个闰年,每逢闰年就比平年增加1天。 而我国数千年的传统农历的编排,既要考虑太阳又要兼顾月亮,为保证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所以大小月的安排并不固定。从今年1月7日腊月初一的朔日到2月5日正月初一的朔日恰逢小月,因此大年三十只好被“省略”了。据悉,公历2月份没有大年三十是一种正常现象。此种情形曾在1988年出现过,而下一次则要在2012年再出现。

为什么今年没有农历腊月三十

3,为什么今年阴历没有五月三十七月三十八月三十十月三十等

农历月的大小很不规则,有时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30日)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29日)。农历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固定编排而成。 那是俗说的小襟月。 月球围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不恰恰是30天,但天数差到一定时就会出现大小月的情况,以使每个月的月初为朔日。 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平均值为29天12 小时44分钟。由于太阳、地球和月亮之间相对运动并非一成不变,因此这一周期也有长有短,有30天的是大月,有29天的则是小月。为保证农历每月第一天是朔日,所以大小月的安排并不固定,需要经过观测和推算来确定。正月初一的朔恰逢小月,因此大年三十只好被“省略”了。 不但12月,农历任何月都没有31,至于有没有30,就看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了。其实就是月亮到了朔的位置的时间是上半夜还是下半夜,在上半夜(包括白天)这一天就算到下个月,所以上个月就是29天,在下半夜这一天就算到上个月,就是30天。

为什么今年阴历没有五月三十七月三十八月三十十月三十等

4,为什么农历没有30号

农历的朔望月只有29.5天,所以有一半的月份只能是29天。 农历规定,初一必须是“朔”日,就是看不见月亮的那一天。所以经常是没有大年三十。 当然“朔”日也不是准确的在初一的夜半,所以就会发生月亮的“十五不圆十六圆”的现象。
细心的人们翻开日历会发现,今年过了腊月二十九就直接到了正月初一,并没有大年三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历法现象呢?这是由于月球、地球和太阳三个天体间相对运动变化造成的。 据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马伟宏介绍,春节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新年,其编排既要考虑太阳又要兼顾月亮。中国农历历法是以“朔望月周期”来计算一个月的天数,“朔”所在日为初一,是人们完全看不到月亮的时刻;“望”所在日为十五,就是满月的时刻。由于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并非一成不变,因此“朔望月周期”有长有短,农历一年中就出现了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分法。同时,为了保证农历每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月,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这需要通过观测和科学推
有时有,有时没有
你好楼主,月亮盈亏周期为29.5306日(29日12时44分3秒),称为一个朔望月。由于历法规定月必需是整日数,这样一年中有些月份是29天(小尽),有些月份是30日(大尽),以此为整历法月的平均时长与月亮的盈亏周期相一致,2010年农历没有11月30号。
和我同年同月同日啊!

5,农历二月三十为什么每四年才有一次

阳历也就是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叫做闰年。所以闰年的二月有29天。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衷的历,就是所谓阴阳合历。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农历的二月三十是不固定的。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阴历每月大小建不固定,阴历二月每逢大建就是三十天。2017年、2018年阴历二月都是大建,都是三十天。只有2016年二月是小建,二十九天。
科学得出来滴——是闰年
悲呀,我刚好农历2月30生日,4年才真正过一次生日...

6,我对中国的历法很感兴趣但农历的哪个月大哪个月小每年都不

很高兴你也对此感兴趣。我正好也认真研究过这个问题。楼上说的不对。农历的大小月是完全不固定的。我国农历年中定月的方法是“定朔法”。就是规定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而我们知道一个朔望月是29.5306日。不是整数。这样就和日出日落的“天”凑不齐了。有时候一个朔望月在29天中就是小月,有时候在30天中就是大月。这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月相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三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象1990年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情况。另外有时一个月朔正好发生在差不多半夜0点,会出现我国和台湾、香港的日历差一天的有趣现象。-------------------------------------------------------现在最权威的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制定发布的。在我国古代历朝都是由“司天监”发布的。按现在的科学水平,算准今后10000年的历法也不在话下。这并不是很难。唐朝的一行和尚就算准了以后几百年的“大衍历”。他甚至还算出了几年后的日月食,这比算大小月难得多了。至于街上买的“万年历”它依据什么就无从得知。但技术上说是完全可能的。
农历非常复杂,以月亮为主体。但月亮运转并不均匀,没有固定规律,还需要观测。所以,农历几乎没有简单办法解决这些繁琐问题。农历大小月毫无规律,有时能连续四个月大月30天,连续三个月小月29天。至于哪月是闰月更没有简单规律。所以,农历的复杂性、无简单规律,决定了它输给了阳历的公历。中国从民国起已采用公历作为法定官历,在城镇都用公历,几乎无人使用农历,只在农村还习惯使用传统历法农历。
楼上的似乎有点..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衷的历,就是所谓阴阳合历。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7,为什么农历8月30日不是每一年都有的而且没规律

农历是按照节气规律而改变,就像每年4.20都是谷雨,而其他的节气都不确定
农历就是这样的,有大小月之分,而且每年的都没有规律 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 阴历月份的日子和节气有关,所以没有规律的
到古代问问吧。。。
阳历也就是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叫做闰年。所以闰年的二月有29天。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衷的历,就是所谓阴阳合历。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阴历”又名“太阴历”,系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再配合地球绕日一周之时数为一年,实际上等于阴阳合历,我国在民国元年前采用此历,为与现行之历相对称,故名之曰“旧历”。一般人以为阴历适合于农家,而名之日“农历”。 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年所需之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因每月天数不能有奇零,故阴历一个月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每月以合朔之日为首,即以朔日为初一日。每年以接近立春之朔日为岁首。 地球绕日一周,即月球绕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内之月数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个月,仅三百五十四日,与岁实相比较,约余十一日,积至三年,余三十三日,故每三年须置一闰月,尚余三日或四日,再积二年,共余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可置一闰月,平均计算,每十九年须置七闰。以有节无气之月为闰月,有闰月之年为闰年,闰年有十三个月,平年则十二个月。

文章TAG:为什么农历5月30不固定为什么  什么  农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