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同胞在这天敲起象角鼓,扣着芒锣,燃放爆竹,载歌载舞。苗族同脑则举行隆重的赛马、射猎话动。至于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端午节习俗的科学性在端午节的习俗中有不少带有迷信色彩。但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有些习俗也的确有一定的科学性。仲夏,天气开始炎热,各类病菌毒虫繁衍滋生,门上挂蒲插艾,是有一定好处的。
据科学分析得知:艾含有挥发性芳香油、鞣酸、氯化钾等成份,有杀虫、驱寒湿等作用;菖蒲含有芳香油树脂和挥发性油,有杀虫、灭菌之功效;香荷包内装的丁香,白芷等,是挥发性强的药未,有利于预防一些传染病;雄黄有抑制真菌、结核杆菌和耻垢杆菌的功效,对毒疮、癣疥等皮肤病的病菌,有杀灭和抑制作用,用其煮水沐浴,对于通透毛孔汗腺和散热都有很大帮助,不仅能清除皮肤上的污垢,还有消除疲劳、舒筋活血和防暑作用。
至于夏日食粽、赛龙舟的作用,则是人所共知的。粽子能清热消火;赛龙舟是很好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能愉悦身心,增强体质。故又可认为端午节为健康节。五月端午话屈原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一首长达二千余字的抒情自述诗。标题是“遭逢忧患”的意思。另有《九章》,包括九篇短诗。这些作品反复陈述他的政治主张,揭露反动贵族昏庸腐朽、排斥贤能的种种罪行,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天问》对有关自然现象、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许多传统观念,提出了怀疑和质问,体现出仆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此外,屈原还作了《九歌》、《招魂》等诗篇。屈原在楚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它比之《诗经》,句式较长,篇幅扩大,词采瑰丽,想象奇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又具有“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浓厚的地方特色。
这种以楚人独创而又以《离骚》为代表作的特殊形式的诗歌,自汉以来,就被称为“楚辞”或“骚体”,又称为“赋”。屈原是“楚辞”的创始者,其后宋玉、唐勒、景差及汉代贾谊等,都以这种形式创作了一些诗歌。西汉未年,刘向将这些作品汇为一集,名为《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常常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骚指《楚辞》。
端午节马上到了,为啥农村把端午节叫做“女儿节”?
明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2020年的端午节,端午节对于女孩子来说就是一个比手艺,比漂亮的节日。我们北方过端午节,要给第一次过端午节的小孩子绣肚兜,而这个肚兜大部分是孩子的姑姑来完成的,没有亲姑姑的就找本家远房姑姑,怎么滴都能找到一个会绣肚兜的姑姑。当年我是我们家族里最小的女孩,被很多很多人叫做小姑姑,就是我这个小姑姑,几乎每年都要给那些哥哥嫂嫂们新生婴儿绣肚兜,我记得第一个肚兜是给我的侄女缝的,那会儿根本不知道应该怎样缝,才十八岁的我被嫂子强行索要肚兜。
文章TAG:端午节 蒲节 起源 为什么端午节叫蒲节 端午节的起源与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