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的《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课都是繁体字。折笔画的书写,在楷书中需要注意折处的驻笔和后续的书写方向及长短,钩的写法需注意出钩的角度与长短,斜捺、平捺与反捺(长点)其中平捺需要有“一波三折”的书写特点,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不同的汉字即使相同的笔画其长短、轻重、曲直、角度等等皆会有所差异,而这些正是笔画存在的意义。
1、汉字的基本笔画都有哪些?有特定意义吗?
汉字的基本笔画按照“永字八法”来说,只有点、横、竖、撇、捺、折、提、钩共八个。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不同的汉字即使相同的笔画其长短、轻重、曲直、角度等等皆会有所差异,而这些正是笔画存在的意义,“永字八法”的八个笔画:一、点按照方向与用途一般可分为:左点、右点和啄点(撇点)。二、横横的笔画一般来说有:长横、短横与斜横(如“七”字之横),
长横与短横的书写角度一般在5°~8°之间;斜横的书写角度一般在8°~13°之间,具体因字而异。三、竖竖笔画大体为两个:悬针竖和垂露竖,一般来说,当一个字的最后一个笔画为竖笔画的时候,使用悬针竖(也可以使用垂露竖),当一个字的竖笔画不是这个字的最后一笔,只能使用垂露竖,不能使用悬针竖。四、撇撇在笔画中是使用频率较高的笔画,可分为:平撇、短撇、斜撇、竖撇、竖弯撇、横撇、横折折撇、竖折折撇等,
撇笔画的书写需要因字而异,角度、长短会相应变化。五、捺一般可分为:斜捺、平捺与反捺(长点)其中平捺需要有“一波三折”的书写特点,六、折折笔画一般可分为:横折、竖折与撇折。折笔画的书写,在楷书中需要注意折处的驻笔和后续的书写方向及长短,七、提提笔画可以分为:斜提、竖提和横折竖提。提笔画的书写在提出需要驻笔,提笔画是出锋收笔,因此需要注意出锋和长短及角度,
八、钩钩笔画是笔画种最多的一个笔画,有:横构、竖构、弯钩、卧钩、斜钩、竖弯钩、横折弯钩、横斜钩、竖折折钩、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横折斜钩、横折竖勾等。钩的写法需注意出钩的角度与长短,此外,还有一些使用频率较低的,如:竖弯、横折弯等笔画。总之,学习“永字八法”,将每一笔画及其变形,加上例字的辅助学习,一段时间后完全可以得心应手的使用它,
2、有些人学的是简体字却基本能看懂繁体字,你怎么看?
这是正常现象,很容易理解。我1964年上小学一年级,学的是简体字,写的是简体字,整个的认读环境都是简体字,这样的环境让我感觉到压根就没有什么繁体字存在。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四年,读的写的都是简体字,偶尔遇到老年人写繁体字觉得很好奇,也觉得不习惯,甚至觉得写繁体字是“显摆”,是给他人设置阅读障碍。我对此特别反感,
1978年考入师专中文专业学习。其中的《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课都是繁体字,这时候就觉得繁体字挺有意思的,它能体现出汉字的发展史,能展示出汉字的源头和意义,还有许多修辞学价值,学认学写繁体字也是一种享受,是汉文化意识的一种素养和境界。然而这种享受恐怕只限于中文系的人和少数“繁体字爱好者”,因为我们不可能去恢复繁体字,不可能走回头路。
文章TAG:繁体字 笔画 汉字 基本的繁体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