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30%创业板企业一年利润买不到上海内环的房子,然而他们套现几个点,就能买几套。 一直纠结于年收入概念的,其实没有掌握技巧,要赚钱关键是资本证券化,杠杆化,靠蛮力你使劲赚,还不如会讲故事的人,中国名人榜前100名的文体明星,年平均收入是3000多万,而2000多家上市公司老总,至少30%老板年收入都到不了这个数字,但奇怪的这些老板都身价很多亿,就是一些st亏损股,有着壳概念的公司都身价不菲,创业板平均市盈率百倍,老板赚钱本事不大,但各个都是故事大王。
许多中产阶级已经懂得杠杆原理,楼市股市就是这样被疯狂拉升后让那些辛勤劳动的人接盘的。之所以会认为年收入百万很容易,主要是下面几个原因:1 消息传播速度之快让世界变小,对个别成功的人士密集报道让人们误以为是高概率事件。根据胡润研究院数据,中国资产千万以上人数是100多万,占人口总数千分之一。一线城市比例百分之一。
平均年龄39岁。一线城市市中心的房子已经豪宅化,有的整个小区都是千万以上房子,如果市中心逛逛的话,会产生错觉上海一半人资产千万,即使如此,上海北京等拥有千万资产人数比例不足百分之一。因为看似房子多,其实空户,外地户,其他是多房产是挂在一个人名下。比如中晋老板汤臣一品就3套房,快鹿老板市中心别墅就4套,狼教授给每个夫人就2,3套。
上海静安区拥有10套以上房子的人不在少数。2 一些媒体报道的创业精英,其实都有很强的背景媒体在报道年轻才俊时候,总喜欢刻意回避家庭背景等客观因素,或者压缩在有限范围讨论一带而过,说穿了,鸡汤就不好喝了,仿佛就不那么高大上了。比如现在风头很足的陈欧爸是副市长,美团王兴爸是集团公司老总,大姨吗ceo爸是上市企业老总,莉莉丝科技王信文爸是当地成功企业家,美图秀秀ceo家里有工厂,今日头条ceo的爸也是电子厂老板。
有足够多的试错成本和启动资金是企业成功的保证,富二代创业是玩票,不断有人输血,而普通家庭出身的人创业就是玩命。无商不富,靠打工赚到月10万难度太大而且太辛苦了,扣税多而且也坚持不了几年。 其次,真的有钱人不见得月入10万,甚至每年亏损。创业不围绕互联网和科技,成功概率又少了9成。不服可以看下胡润富豪榜80后富豪榜,几乎都是互联网,it行业。
要提高成功概率,主要方向是电商,导购,网赚,互联网金融,游戏,黑科技,黑色产业链,如刷流量,或者涉及黄,毒,赌等灰色产业链。胡润80后榜单列举了20多个身价20亿以上富豪,其中有9个是游戏行业创业成功,陈瑞勇,王彦直,林奇,应书林,王悦 ,朱伟松,王健,邵恒。杨圣辉,还遗漏的游戏富豪有,墨林股份的陈默,乐逗游戏陈湘宇,飞鱼科技等,几乎占据80后富豪榜单的近一半。
当然灰色的还有一批涉黑产业链发财的,快播,运营传奇游戏私服外挂的胡小伟(30多岁身价达到几十亿),e租宝,中晋,北大学子王波制毒,闲徕互娱,除了最后一个被媒体爆料涉赌,分销,现在卖身上市公司求靠山,其余都被抓。罪名分别是涉黄,侵犯著作权,金融犯罪。其余的饿么么,滴滴,优信,美图,光启的创始人身价是被市场拉高的,公司都是巨额亏本,或者盈利能力很弱。
换句话说,如果做正经生意,想稳定年薪几百万以上,方向不是游戏,互联网等,成功概率极低,80后到90初全国人口有3亿人,创业的方向应该分布于各个行业,为什么到最后只有这少数几个行业有人相对密集成功?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干其他如房地产等行业的都被团灭了。在月入10万帖子有人提到日入8万,就是广告联盟刷cpa广告,360等大公司经常干的强制安装,行话叫流量劫持,想盈利有2个难点,1本身能做这种技术的公司就不多,能一天刷10万个cpa的公司已经是很有实力了,而且要承担法律风险,运营成本。
2是当广告主都是傻子,一般广告主都是周结算或月结算,观察用户留存等数据考核渠道质量,劫持来的用户本身就是假量,你刷10万个,广告主结算2万个算便宜你了。安卓端干流量劫持的公司也是很多的,同样也是有不少难点的,因为安卓广告主要求的必须是真实用户,这行做到拔尖年利润几百万吧,可能都没有。真的有稳定盈利模式的是ios端刷榜,假用户是允许的,说白就是靠真人刷广告提升下载量,进而提升软件排名获得真实用户。
文章TAG:食伤 生财 八字 补助 食伤旺什么补助 八字食伤生财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