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就可以帮助你构建一套你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这个分析法只是一个思维框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套用进行思考,慢慢的就会增加你的逻辑思维能力,现在比较流行的方式是快速验错,用最小的成本和最快的时间去验证你的想法是否行得通,根据相关理论知识阐述设计思维框架(这里就可以运用之前提到的5H2W分析法和思维导图相结合辅助自己梳理思维框架)按照思维框架进行对于实际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调研。
1、如何判断自己的思维对不对?
有句话叫“实践出真知”,如果不去做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想法对还是错。问题来了,何谓对错呢?这个世界上的事太复杂了,同样一个想法别人做也就能成功,但是你做可能就不成功,所以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方向,确定我们大方向是不是有问题,正所谓“求之于势,勿责于人”求势才是难题。战略确定之后呢?战略确定之后就是战术层面的问题了,如何打下一个据点有无数的战术,
关键问题是最适合你的是什么?“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如何验错?就算我们方向对了,战术也对了就百战百胜吗?没有那么容易,我们面对的是动态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昨天是对的,可能今天就行不通了。所以现在比较流行的方式是快速验错,用最小的成本和最快的时间去验证你的想法是否行得通?是需要改战略还是改战术,
2、如何训练大脑的思维能力?
点赞超600了,为了回报大家的支持和关注。文末对本文章进行了深化,补充了关于分析问题的相关技巧和知识,更新于2018年1月10日,原文章看过的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看最新更新内容。另外强烈推荐一下我的另一篇关于营销的文章——《移动互联网下半场,流量红利消失,我们如何做营销?》这篇文章写于一个月前,也是首页文章,点击量近20W,莫名其妙就被河蟹了,我又重发了一次,可是再也推不了首页了,不知道为什么,
满篇干货,比这篇更详细更实在,希望大家能移步支持。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85921721848168717/思考其实本质是对一类事物进行分析归类,并与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相结合,开展丰富的联想,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框架的过程,大多数人的思考能力不强,一个是因为自我本身的实际经验和理论知识相对薄弱,这个因素没有什么太好的技巧可以改善,唯有勤能补拙,多想多读多看多做可破。
另一个是因为思考的时候完成了丰富的联想,而缺乏一个体系化的分析并把联想变成完整思维框架的能力,想得越多,脑子里越乱,没有个主骨架,也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其实就是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任何人都不是一开始就有清晰地思考问题的思路,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在可以通过锻炼而提高的,这里我推荐5H2W分析法进行辅助逻辑思维分析,看似高大上,其实十分简单,稍加记忆便可在生活中运用1.步骤一:WHTA?(什么?)遇到了什么事?做什么工作?怎么办?重点是什么?有什么关系?什么地方有问题?什么事情?什么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2.步骤三:WHY?(为什么?)为什么做?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有这些原因?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做这种选择?......3.步骤四:WHEN(何时?)何时做?何时做完?何时最合适?何时最不合适?何时产量最高?需要多久?什么时候时机最适宜?......4.步骤六:WHO?(谁?)谁干的?谁干合适?是谁的东西?谁的理论?谁会受益?谁会喜欢?由谁来做?谁做合适?谁是领导者?谁是顾客?.....5.步骤五:WHERE(何地?)何处适合?在何处做?何处有?何处没有?何处危险?何处安全?何处能满足条件?......6.步骤二:HOW?(怎样?)怎样做?怎样改进?怎样最好?怎样最快?怎样效率最高?怎样降低风险?怎样省力?怎样是对的?......7.步骤七:HOWMUCH?(多少?)多少人去做?多少人获利?成本多少?亏损多少?利润多少?风险多大?效率多高?客户群体多少?潜在客户多少?竞争者多少?......这个分析法只是一个思维框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套用进行思考,慢慢的就会增加你的逻辑思维能力。
文章TAG:思维 测测 大脑 训练 能力 测测你的思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