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源影响蜜蜂采蜜的半径应该说受蜜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说明的其实也是蜜蜂的活动范围,蜜源的远近蜜蜂采蜜还是喜欢就近采集,如果蜂场就在蜜源地,周围的蜜源足以维持蜜蜂采蜜,蜜蜂的采蜜半径可能1.5公里都达不到,但是如果蜂场附近没有蜜源,蜜蜂会扩大采蜜半径,这个半径是相当大的,意蜂平原地区达到10公里外都有可能,但是中蜂蜜源地太远采蜜半径虽然会扩大,但是扩大的范围并不广,中蜂在原离蜜源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迁飞到蜜源地附近的现象,所以如果我们养殖中蜂,最好距离蜜源地近,毕竟中蜂是野生的。
1、蜜蜂是如何采蜜的?
蚕吐丝,蜂酿蜜。在五彩缤纷的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尽其所能、各显神通,为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那么,蜜蜂是怎样采集百花酿造成蜂蜜的呢?寻找蜜源蜜蜂有明细的分工,比如采集蜂、哺育蜂、侍卫蜂、侦查蜂、守卫蜂等等。侦查蜂一般由30日齡以上的老年蜂担任,侦查蜂依靠灵敏的嗅觉和经验,循着花香味寻找蜜源。一旦发现蜜源,便在巢脾上通过舞蹈的形式向同伴传递蜜源信息,即有规律的跑步和扭动腹部,比如,“圆舞”“8字舞”等,
食物越丰富、适口、距离越近,舞蹈蜂就越多、舞蹈就越积极。采集花蜜花蜜是蜜源植物从蜜腺分泌出来的甜味液体,是植物招引蜜蜂和其它昆虫为其异花授粉的“报酬”,当接收到侦查蜂的蜜源报告后,大量采集蜂飞向花朵,把啄伸向花朵,然后把花蜜吮吸干净。由于花朵的深浅不一,有时候这个工作要在飞翔中来完成,中蜂最适宜采集温度为20-25度,10度以下、40度以上停止采集。
最适宜采集半径为1km左右,在大流蜜期,中蜂起早贪黑,每天出勤10-15次,每次27-45分钟,间隔4-16分钟,一生出勤约120次,每次采集花蜜约25毫克,需“访问”成百上千朵花。蜂蜜酿造采集的花蜜还需反复酿造,蜜蜂在花蜜中混入上腭腺分泌的转化酶,把糖类进行化学转化,即蔗糖转化成葡萄糖和果糖,还要将花蜜中60%左右的水分蒸发至20%左右,
采集蜂回巢后,把蜜汁分给一只至数只内勤蜂,内勤蜂接受蜜汁后,找个安静的地方,头朝上,张开上腭,反复伸缩啄,吐出、吸纳。20分钟后,把蜜涂抹在空巢房壁上,如果巢房内有蜜,就直接把蜜汁注入,花蜜中的水分,在酿造过程中通过扇风来排除。如此5-7天,经过反复酿造、翻倒,蜜汁不断转化和浓缩,蜂蜜酿造成熟被逐渐转移至边脾,待蜜房装满再泌蜡封存,
2、蜜蜂的采蜜范围是多大?它能飞多远采蜜采粉?
感谢邀请:关于蜜蜂采蜜的范围和蜜蜂能飞到多远进行采蜜,这个问题受到蜂种、蜜源以及地里环境的影响,所以这个数据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据,而是一个浮动的数据,具体的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蜂种的差别目前我国养殖的蜂种主要有中蜂和意蜂两大蜂种,意蜂是从西方国家引入的,个体比我国本土的中蜂要大,飞行能力也比中蜂强,所以在同等条件下,意蜂采蜜范围要比中蜂大。
蜜源影响蜜蜂采蜜的半径应该说受蜜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要算有效的采蜜半径,蜂部落觉得中蜂在山地地区大概只有1.5公里左右,意蜂的采蜜半径也不大,可能也就两三公里,这是在一般蜜源状态下。第一:蜜源的远近蜜蜂采蜜还是喜欢就近采集,如果蜂场就在蜜源地,周围的蜜源足以维持蜜蜂采蜜,蜜蜂的采蜜半径可能1.5公里都达不到,但是如果蜂场附近没有蜜源,蜜蜂会扩大采蜜半径,这个半径是相当大的,意蜂平原地区达到10公里外都有可能,但是中蜂蜜源地太远采蜜半径虽然会扩大,但是扩大的范围并不广,中蜂在原离蜜源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迁飞到蜜源地附近的现象,所以如果我们养殖中蜂,最好距离蜜源地近,毕竟中蜂是野生的,
虽然意蜂不易迁飞,距离蜜源地太远了也增加了工蜂的采集负担,对于蜂蜜的产量增加也是有影响的。第二: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说过搬离蜂群的安全距离,一般都是山区三公里以上,平原地区五公里以上,这说明的其实也是蜜蜂的活动范围,也就是说,蜜蜂在山地地区的活动范围没有在平原地区那么广,所以在山地地区除了考虑我们常识中认为的蜜蜂采蜜半径,往往还要考虑地里环境的影响,在平原地区也是一样的。
文章TAG:蜜蜂是怎么采蜜的 采蜜 蜜蜂 蜜蜂是怎么采蜜的 蜜蜂是如何采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