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看到这里你或许印象不深,但说起“周公解梦”“惩前毖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或许你就熟悉得多了。时至,在陕西岐山、河南洛阳、山东曲阜均有供奉周公的周公庙,这位被千秋万代的文人祭祀的周公到底是何许人也,能让后世帝王和百姓都这般传颂。
1、周公旦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你怎么评价他?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看到这里你或许印象不深,但说起“周公解梦”“惩前毖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或许你就熟悉得多了。时至,在陕西岐山、河南洛阳、山东曲阜均有供奉周公的周公庙,那么这位被千秋万代的文人祭祀的周公到底是何许人也,能让后世帝王和百姓都这般传颂?一、儒学先驱,尊为“元圣”周公是儒学的奠基人,周公制定了礼乐等级典章制度,并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
所以儒家子弟在唐之前都是尊奉周公与孔子二人为宗,到了唐玄宗时才下令取消周公的供奉资格,而改以孔子为主,所以在后人眼中,孔子才是第一儒学大师,而非周公。但据说,孔子也崇拜周公,孔子经常“神交“梦会周公,与周公讨论治国之道。《论语》有载,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可见周公在孔子心中的地位,
孔子曾说过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也表明他的儒学思想和周礼是不可分的。礼崩乐坏就是形容西周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可见周公所建的礼乐文明对于后世的重要性,二、克殷建周,周王朝的奠基人周公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指周公在成王继位初期平定三监之乱,其中东方奄是叛乱的小国之一,故有践奄一说。“四年建侯卫”指的是周公分封康叔为卫君,以殷治殷,也就是“以藩屏周”,建立分封制,“五年营成周”指的是周公为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将洛邑“经营”为东都。“六年制礼乐”即周公颁布了一系列礼乐制度,为周八百年的统治打下基础,
“七年致政成王”周成王长大成人后,周公就把权力交还给成王。最重要的是,他不仅是周朝制度和文化的开创者,并且他的这套制度成为了后世中华民族治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三、低调的教育家虽然周公一向以思想家、政治家的身份闻名,但其对教育领域做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周公制礼作乐,重视师保的教育作用,致力社会教化等,对周代教育有很大贡献,
周公重视君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强调政府施政、推行教育的目的乃“用康保民”“裕乃以民宁”,这类政府的重要责任是养民安民,尤其是鳏寡、贱妾等小民,然而满足了百姓的基本要求只是政治、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周公希望教育、政治的目的是改造殷民。《康诰》篇说:“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所谓“作新民”,就是要使殷之遗民、顽民不只不反对周朝,而且要支持周朝,甚至接受周人的思想观念,成为周王朝建设发展事业的忠实分子,成为周民。
文章TAG:周公旦怎么读 周公旦 人物 一位 周公旦怎么读 周公旦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