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候土润溽暑:后五日“土润溽暑”,溽是湿,湿气浓重,蒸郁而令人难耐。三候:大雨时行再五日“大雨时行”,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时行以退暑,最热时秋即携大雨来临。大暑·气脏暑这个字,东汉刘熙的《释名》解得最确:暑者,煮也。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所以,要“端居”——心静抗百怪也。大暑·饮伏茶伏茶是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野菊花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进入大暑三伏天是每年最为炎热的时候,民间素有有进入大暑伏天喝伏茶的习俗,去除我们身上的暑气,以免中暑。在老人的意识里,暑节喝伏茶包治百病也能防病。大暑·晒伏姜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太阳毒的很。

在晋东南、晋南一带农村流传着大暑时节晒伏姜的习俗。老人们从菜土里拔出一兜生姜来,将刚刚生长出来的嫩芽掰掉,只剩下皮色灰褐的老姜,将泥土清洗干净,远远的往瓦屋顶上一丢,也就了事。当然只能丢在屋瓦的背垄上,这才不会被雨水浸泡。这生姜就在屋顶上呆着了,白天经受酷暑骄阳的灸烤,晚上承受着露水的浸润。真正一个伏天过去,在搬把梯子,从屋顶上将它捡回来,这就是伏姜了。

大暑到了,大暑有什么说法?有哪些养生方法?

大暑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热的时间,高温酷热易中暑热,伤暑寒;心火旺盛易情绪中暑。要从清热解暑防暑热,温阳散寒祛寒湿,平心静气防情绪中暑,祛湿等相应的养生原则方面帮助我们安全“度暑”。1、振奋心阳大暑时节,自然界烈日炎炎,阳气旺盛,人与自然顺应,机体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状态,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热之气逼人,易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阳气内乏,极易生“三暑”。

《素问‧藏气法时论》记载“古人行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与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节律统一,所以,五脏治疗也要顺应季节的变化。因此,要抓住大暑的有利时机,温补阳气,使人体阳气旺盛以抵御邪气侵袭,将“三暑”制止于未发之时。夏应心,应以振奋心阳为主。中医认为,“温补莫过于灸法,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艾灸是温补阳气最佳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艾灸以下四个穴位以振奋阳气。

巨阙穴:位于肚脐与剑胸联合上,肚脐上6寸。在任脉上,心经募穴,募穴是脏腑精气输注于腹部的穴位,也是募集心经气血的地方,它可以将来自胸腹部的物质全部输送到心经上,具有调理心经,振奋心阳,通心经以活络的作用,对于胸痛,心烦,记忆力减退等有明显效果。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寸。在任脉上,属于小肠经募穴,是小肠精气汇集之穴,因心与小肠相表里,关元穴又被称为“第二心脏”,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作用,常用于心脏病的急救,也是中医治疗心脏系统疾病的首选大穴。

 2/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大署  大暑  节气  大署注意什么  大暑节气注意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