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西柏坡敏锐地发现了作战计划中存在的问题:你们第三案的目的,是为了争取第一种结果(指既攻克济南又歼灭大部援敌,形成一次大的歼灭战),其弱点是只以两纵队占领飞机场,对济南既不真打,而集中十一个纵队打援,则援敌势必谨慎集结缓缓推进,并不真援。如果你们此次计划不是真打济南,而是置重点于打援,援敌必会采取(不会不采取)这种谨慎集结缓缓推进的办法。
这封指示电既含蓄又高瞻远瞩,指出了华野作战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即如果佯攻济南,则狡猾的杜聿明必然也不会积极来援,不但华野寻歼敌人援军的计划落空,济南方向也会因为兵力不足而形成僵局,属于两边耽误。如果在战役发起后中途改变计划,则“丧失了一部分时间,并让敌人推进了一段路程,可能给予战局以影响”。看见了吧,“攻济打援”双管齐下其实是西柏坡最先提出来的,只是没有讲的那么直白。
并且西柏坡在电文中,着重说明我军已经具备了大城市的攻坚作战能力,要求华野打消顾虑(南麻战役有些阴影),敢于攻坚和真打济南,树立夺取济南的信心,对华野首长和指战员起到了很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1948年8月20日,粟裕等华野首长按此电指示,在曲阜召开济南战役作战会议,经过五天五夜的详细探讨,最终形成了“攻济打援”的战役决心。
为了保证打援作战的顺利进行,粟裕同时请求调苏北兵团加入山东战场,西柏坡第一时间复电同意,命令韦国清率两个纵队另一个旅北上,所有部队统归粟裕指挥。在曲阜会议的最后一天,粟裕在兵力分配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华野所有参战部队被分为攻坚和打援两大集团,其中攻城兵力14万人,占全部参战兵力的44%;打援集团18万人,占全部参战兵力的56%。
所以说,在围点(或者拔点)打援作战中,不存在哪一边更重要的问题,完全需要根据我方的作战目的和实际情况进行军事部署,因为战场情况非常复杂并且瞬息万变,指挥员必须根据形势发展来调整决心。比如济南战役的筹划过程,就经历了拔点阻援、围点打援和既拔点又打援的三次变化,最终才有了“攻克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战斗口号,因为是准备真打啊!1948年8月31日,粟裕上报华野关于攻济打援的详细部署,西柏坡复电完全同意,轰轰烈烈的济南战役由此即将打响!。
科班出身的军事专家,在战争时是否具备上战场指挥作战的能力?
科班出生的军事专家重在理论研究和分析研判,带兵打仗肯定是不行的,或许不如一名普通的基层指挥军官;主要因为理论研究与部队实际指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众所周知,部队军官分为指挥军官和技术军官两种,活跃于银幕之上的军事专家更倾向于技术型军官。▲局座张召忠在退役后依然活跃于网络,旨在普及国防教育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担任军职负责理论研究的军官存在,在我国这类科班出生的军官主要在各军事学院承担教学任务,同时推进各类军事理论研究工作,比如国防大学教授李莉和房兵、曾任海军战略研究所所长的尹卓、现任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研究员和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网络研究中心主任的杜文龙、担任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国际军事分会会长的罗援以及已退役的原国防大学教授局座等;近年来以特约评论员的身份活跃于我国各大军事节目,开展国防教育、军事知识普及以及热点问题舆论引导等活动。
▲有“中国军方鹰派第一人”之称的戴旭这些军事专家作为国家军事领域智囊团的存在,长期从事军事前瞻理论研究,为国防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由于接受专业的军事文化学习、通过国外留学、担任武官以及参加相关国际军事研讨活动,积极与国际前端军事理论接轨,再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情况研究创作出一系列军事著作,为国家重大决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建议。
美国人之所以自二战后长期引领世界军事理论发展,最主要原因在于其有庞大的智囊团存在,比如白宫第一智囊团兰德公司、胡佛公司等,正是这些智囊团前瞻性的研究、探索战争发展机理,才有了改变现代陆战的“空地一体战”,推动陆战由传统的机械化向信息化蜕变,成就了美国人世界霸主的地位,赋予美国军队世界各国难以望其项背的作战能力,保持美国长期占据世界军事理论的制高点。
▲李莉是为数不多的女性军事专家,常以独特的见解深受广大军迷的喜欢带兵打仗不是这类军事专家的分内之事,他们是军队基层干部培养的源头,通过研究军事理论,结合实际创造理论,再传道授业培养一批有一批的符合部队打仗要求的新型基层指挥军官,为提升军队基层指挥人员综合素质以及部队战术、战法创新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作出重大贡献;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文章TAG:贵阳 渡赤水 兵临 第四 兵临贵阳是什么意思 第四渡赤水兵逼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