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描写:“文王与众文武在灵台上设宴,君臣共乐。席罢之後,文武在台下安歇,文王台上设绣榻而寝。时至叁更,正值梦中,忽见东南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向帐中扑来,文王急叫左右,只听台後一声响亮,火光冲霄,文王惊醒,吓了一身香汗,听台下已打叁更,文王自思此梦主何吉凶,待到天明,再作商议。有诗为证:“君臣共乐传杯盏,夜梦飞熊扑帐开;龙虎风云从此遇,西岐方得栋梁才。” 第二天一个叫散宜生的大夫给文王圆梦,宜生曰:“昔商高宗曾有飞熊入梦,得传说於版之间。今主上梦虎生两翼者,乃熊也。”这个“飞熊”就是指的姜子牙。姜子牙,姓姜名尚,道号飞熊。当时姜子牙正在:“短竿长线守溪,这个机关那得知;只钓当朝君与相,何尝意在水中鱼。” 姜子牙钓鱼用的是直钩,并且不听樵夫劝说:“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非为锦鳞,只钓王侯。” 由此看来,古时虎、熊都是吉祥之物,《三国演义》里董卓的精锐部队就称“飞熊军”。但不知为何,演变到现在,“虎”仍然虎虎生威,“熊”却一天天熊了下去,特别是加一个“狗”字,那更是惨不忍睹的变成了“狗熊”;是英雄是“狗熊”拉出来遛遛,这狗熊成了“英雄”的反义词。股市也欺负“熊”,股市好了是“牛”市,股市大跌就是“熊市”。连骂人的话都是:你这熊样!凡是带“熊”字的词语,都带贬义,好在“虎背熊腰”这一成语带点正面意思。
5. 梦到狗熊打架
“熊”的繁体字写作:熊。
拼 音 :xióng 部 首: 灬笔 画 :14基本释义:〈名〉(形声。从能,炎省声。能,“熊”。本义:动物名)
属于食肉目熊科(Ursidae)的一种大型笨重的哺乳动物
〈形〉通“雄”。雄性
软弱,无能 。
〈动〉斥骂 。
相关词语:熊熊大火[xióng xióng dà huǒ]
常用成语, 形容火势旺盛而猛烈 。虎背熊腰[hǔ bèi xióng yāo]
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梦熊有兆[mèng xióng yǒu zhào]
古人以梦中见熊罴为生男的征兆。飞熊入梦[fēi xióng rù mèng]
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熊虎之将[xióng hǔ zhī jiāng]
比喻作战勇猛,十分会统兵作战的将领。造句:这对孪生兄弟真有意思,一个长得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另一个长得骨瘦如柴,弱不禁风。
不料他吃了什么熊心豹胆,不惧东王缉捕追杀,犯下滔天大案潜逃。
白云变化莫测看,一朵像狗熊似的云团,慢悠悠的过来,一副憨头憨脑的样子。
为了拯救濒于灭绝的大熊猫,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了一份爱心。
6. 梦见把狗熊打跑了
《今谭》谭主按(原创七绝):
直中取义曲求仁,功业不辞老与贫。
抱负常须凭策略,机缘更合待时因。
此句出自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的《笠翁对韵》“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吕望,即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祖上因封地而取吕氏,一名望,故也称吕望,别号飞熊,商末周初军事家,政治家,齐国开国君主,被尊为“百家宗师”,民间称为姜太公,被神化为颁封诸神的神圣,以前建盖木顶房屋上梁写符“姜太公在此封神退位”,就是以此避邪驱魔之意。
“吕望兆飞熊”讲的是姜子牙垂钓渭滨,遇西伯侯姬昌访贤,拜为“太师”,从而开始辅佐姬昌父子兴周伐商、成就霸业的典故。
姜子牙出生时,家境贫寒,从小就吃了不少苦,为了生存下去,宰屠卖肉、开店卖酒、摆摊卖面什么都干过,因其不管干啥也手不离书,心不厌学,所以干啥也不赚钱。尽管勉强度日,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始终坚持勤学天文地理、苦习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年轻时便已满腹经略,一身才华。生逢商朝未期的姜子牙,看到纣王暴虐、苛政猛虎,心知商朝国运不久,誓不依附,于是四下游走,寻访明主。虽然几十年也无际遇,但是姜子牙坚信只是时机未到,毫不气馁。直到七十多岁时,他闻听倾慕己久而无缘得见的西伯侯姬昌在渭水一带活动,并且经常微服访贤,根据姜子牙对姬昌的了解和对形势的判断,他敏锐地意识到:一展才华,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机会终于来到了。姜子牙毕竟是纯正大师级别的人物,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夺眶的泪并没有丝毫扰乱他的心智,经过沉着冷静的分析谋算,一个令他此后名垂千古的计划悄然诞生。一个头戴破斗笠、身披破蓑衣、脚蹬破草鞋的白胡子老头出现在磻溪,每天面岸跪坐于巨石之上,手持鱼竿搁肩倒背而钓,不时地唱着“宁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专钓王与侯”,一连数月,风雨无阻。更为奇怪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他钓鱼的鱼钩居然是直的,不但没有鱼饵,而且离水面没有一米也有三尺远,好奇而来的人越来越多,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十里八乡。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