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平城明堂是目前唯一的明堂,是平城遗址的城内标志。北魏平城明堂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明堂(汉长安城明堂、北魏平城明堂、唐洛阳城紫微宫正殿、北宋汴梁明堂)之一,南北朝民歌《木兰辞》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中的明堂,指的就是这里——花木兰拜见天子孝文帝的地方。

1、《木兰辞》中“天子坐明堂”中的明堂,是现在的哪里?

《木兰辞》中“天子坐明堂”中的明堂,是现在的哪里

北魏平城明堂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明堂(汉长安城明堂、北魏平城明堂、唐洛阳城紫微宫正殿、北宋汴梁明堂)之一。是北魏帝王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的地方,北魏平城明堂是目前唯一的明堂,是平城遗址的城内标志。南北朝民歌《木兰辞》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中的明堂,指的就是这里——花木兰拜见天子孝文帝的地方,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北朝是与南朝同时期的北方鲜卑族政权的总称,它结束了我国从八王之乱起将近150年的中原混乱的局面。北魏孝文帝北魏定都平城,现在的平城遗址就是位于山西大同的北朝艺术博物馆,它也是中国唯一的北朝文物陈列馆。这里多年来一直致力收藏北魏时期的流散艺术品,观众所藏见证了历史上平城文化的繁荣,

2、农村老人们常说的“明堂如铜锣,家富积钱禾”是什么意思呢?

农村老人们常说的“明堂如铜锣,家富积钱禾”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题目有趣,语带双关呀!不得不说高手在民间。“天垂象,圣人择之“,中国古代将天空中央分为太微、紫微、天帝三垣。“明堂“是紫微城正殿,紫微宫本为天上星宿三垣的中垣,位于北天中央位置,故称中宫。紫微垣之内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是天帝内院,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多采用“天人合一”的思想,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

“明堂”一词最早见于文献《逸周书》,且出现频率很高,明堂为周公在洛邑始建,明诸侯之尊卑,所谓明堂,即“明正教之堂”,是“天子之庙”,有道是“王者造明堂、辟雍,所以承天行化也,天称明,故命曰明堂”,“天子造明堂,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崇有德,重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所以古时候“明堂”一般指代皇帝行政的地方,或官府衙门审理民间事务的地方,

“明堂如铜锣,家富集钱禾”从执政层面讲就是——官府的大堂像铜锣“正大光明“,主政施政的号令象铜锣一样响亮而不隐晦,说明官府十分的清廉。百姓自然也就安居乐业,这样的情况之下财富和稻谷就会越积累越多,人们才会有好日子过。反之如果官府非常的腐败,那么百姓也会跟着遭殃,这句谚语从民生层面来看就是对于官府清廉的美好向往,寄托了他们对为官清廉的期待,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人最根本的思想,“明堂”这个词自天象而出,上可指代国家、朝庭;下自然也可以指征个人身体。传说雷公问人的经络血脉,黄帝坐明堂以授之,故后世医家称标明人体经络、针灸穴位之图为“明堂图”。称人身上的一个针灸穴位为“明堂”,相术之中按八卦方位划分手掌,明堂位于手掌的正中央即掌心。道教称两眉之间为天门,入内一寸为明堂,

中国古人讲“天人合一”,“相由心生”。积善之人,宅心仁厚,体现在形貌之上,无论是道家指示的面部还是相术指代的手心部位,如果象铜锣一样光亮润泽,有涵养,必然是福且贵的,所以“明堂如铜锣,家富集钱禾”就是指“明堂“象铜锣之人必然是和气生财的。在古时候车马不便的情况之下,一个人的行动范围也就方圆几十里,作为一个方圆几十里的家庭来说,如果他家做事十分的正直,从来不会欺霸乡邻乡亲又为人主持公道。

那么这样的一个家族,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乡里乡亲的拥戴,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家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做什么事情都会得到乡里乡亲的支持,在他人支持的情况下想要累积财富是非常容易的,存钱也是水到渠成。总之,“明堂如铜锣,家富积钱禾”是古代老百姓希望地方官府廉洁清正,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能过上好日子,或者评价一个家庭及家族为人处世的态度,来看家庭富裕的情况。


文章TAG:明堂  明堂指的是哪里  
下一篇